近年来,麻城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协、黄冈市政协工作安排,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建立“互联共建、互动共商”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市委将“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工作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批转市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市政协党组以“扩面、提质、增效”为工作导向,坚持“周碰头、月调度、季总结”,推动全市“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走深走实。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探索“一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一个委室督导、一名召集人具体负责、若干名委员参与”创建模式,打造14个“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暨“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示范点,在推进共同缔造、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上下联动,推进平台、组织、机制、队伍四个方面“互联共建”。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互联共建。搭建党委领导下的协商议事组织架构,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与村民议事会、五老和谐会、发展理事会等各类组织有效衔接。二是注重综合利用,推进平台互联共建。综合利用现有场地,融入式打造委员履职新平台。在麻城龟山镇试点建立委员工作联络站,通过线上“大数据”服务与线下“大脚板”走访相结合,架起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三是规范协商流程,推进机制互联共建。规范协商活动的七大流程,将工作重心向商前精心选题、商后落地落实拓展延伸;以“三张清单”(协商建议清单、责任落实清单、结果反馈清单)为抓手,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多次深入桐枧冲村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暨“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达成“引进市场主体,发展民宿经济”的发展思路,通过“领导争取项目资源,委员乡贤献计出力,能人投资引资,群众出工出力”等方式,助力桐枧冲村实现传统村落保护、村庄环境治理、三产融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协同推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四是突出双向发力,推进队伍互联共建。建立委员议事室信息库,推动325名委员全部下沉到委员议事室,提升委员参与协商活动的积极性。探索实施路径,做到议题、调研、议事、评价四个环节“互动共商”。一是收集社情民意,做到议题互动共商。通过入户走访、村落夜话、塆组会、网络征集等方式,了解群众的“心里话”,精准识别群众需求,选择小切口、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报同级或上级党委审定后开展协商。二是聚焦问计于民,做到调研互动共商。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原则,做到“三摸清”(摸清情况、诉求、政策)、“三结合”(群众有需求、委员有建议、党政有考虑)。通过协商前调研,委员们提出打造“万紫千红”旅游品牌的建议,得到镇村和群众的一致认同和采纳,助力木子店镇长岭关村“万紫千红”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三是践行群众路线,做到议事互动共商。探索“群众定议题、群众来协商、群众促转化”的群众工作机制,将群众凝聚起来,引导群众以出资出力、投工投劳、让地让利等形式,把群众想办的事协商推进解决好。阎家河镇古城村召开村民议事会,开展“微协商”活动,将村里准备修建的拱桥,优化为平缓的坡形桥,打造景观、方便出行。四是加强督导落实,做到评价互动共商。明确协商质效评估的方式方法,通过党政评点、委员评议、群众评价和组织者评析等方式,对已开展的协商活动进行评估。“石桥垸龙腾尚邦农文旅融合发展”协商成果转化督办活动,助力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建成“集观光采摘、农产品深加工、餐饮娱乐、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旅产业示范园。不断巩固深化政协助力基层治理工作制度,形成“1+3+2”机制(1个政协年度工作要点文件,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委员助力乡村振兴、书香政协等3个重点工作方案,2个委员联系制度)。一是建立委员联动机制。建立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成立31个党员委员活动小组,31名召集人兼任“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召集人。将177名委员编入19个“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小组,综合运用“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平台,下沉助力19个村(社区)。二是落实同题共答机制。聚焦省政协、黄冈市政协确定的共性指导议题,以实施项目为载体,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开展协商活动16次,22个相关部门、110名政协委员、120名群众代表参与协商,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推动解决问题28件。三是探索委员服务群众机制。制定“双联双创”工作制度,主席会议成员定期带队走访委员,推动每名政协委员联系、服务3至5名界别群众,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