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石桥垸村:深化共同缔造 聚焦基层治理

为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麻城市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特开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栏,敬请关注!

石桥垸村位于阎家河镇的南大门,距麻城市区4.5公里,杏龟线、106国道绕城穿村而过,是历史上柏举之战的主战场,也是麻城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成立的旧址所在地。全村辖22个自然塆,813户3098人,党员83人。2018年12月,石桥垸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北省百佳村民委员会、黄冈市十佳美丽乡村、黄冈市基层党建示范党组织等荣誉。

党建引领建机制 强队伍

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桥垸村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主体”的六方联动机制和“组织带领、党员带头、群众带动”的“三带”治理模式。围绕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四清四化五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修复徐家麟故居,突出文旅融合特色,新建吕阳城门,彰显历史人文底蕴,建设阎河镇文旅展览馆,打造文化阎河新符号。

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凡触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行。开展党员联系户“1+10”工作法,主动认领责任区,做好包保户群众工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红色文化,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垸组会、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动员本村党员群众学精神、谈感悟,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发动群众共治理 争上游

探索实践了可复制、可扩展的“1+1+1+N”石桥垸共同缔造村庄治理体系,即“联合党支部+监事会+综合治理委员会+理事会、协会合作社等”模式。成立“五会一队”,即发展理事会、文化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五老和谐会、环保理事会、平安联防队,建立自治组织章程,做到塆组事务共商共管。以“党员领岗义务管、公益岗位专门管、群众三包共同管”的共管模式,对每户约定门前“三包”。共同拟定村规民约,开展“卫生红蓝榜”评比,实施积分管理制,激励村民共护美好环境。以党建“三项清单”按分工责任主体到人,切实做到做强做实,组织党员群众参与,紧密配合,统筹推进。

带领群众兴产业 促发展

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发展了龙腾生态、尚邦生态、绿海油茶、百果园樱桃基地、绿海水产养殖“五大产业”。构建“村集体+市场主体+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社+市场主体”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土地撂荒、三资闲置、农民就近就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使农民变成股民,农场田园变为生态公园,农场变成市场,带动当地64户农户家门口就业,保障群众增收,户平务工收入16600余元。

目前,龙腾生态园仅葡萄种植面积就达300余亩,被评为“湖北省十佳示范农庄”“本土最佳休闲农业园区”“全国最美葡萄园“,种植的葡萄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尚邦生态农业园共流转土地500多亩,聘请湖北省规划设计院进行精心设计,涵盖生态种植与休闲采摘区、农业产品深加工区、旅游接待区、农业种植示范区等四大功能区,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旅游接待中心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均经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提供直接就业岗位80余个,带动贫困户30户、106人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8000元。

为进一步整合集体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石桥垸村于今年7月份成立了麻城市阎家河文美石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集聚生产要素、培育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下一步,石桥垸村将深化基层治理,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推动乡村治理与群众服务深度融合。聚焦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争创产业兴态美、百姓富的产业强村。(共同缔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