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已经开学了?开学第一课,这些防病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叮!
愉快的暑假假期已结束
同学们
准备好迎接开学了吗?
听说开学季就是生病季?
这是真的吗?



图片 


开学季,学生集中返校,易感人群短时间大量聚集,易造成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且秋季天气转凉,气温反复,儿童抵抗力不足,疾病就易乘虚而入。麻城疾控温馨提示:开学季,请注意防范新冠病毒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感染性腹泻等疾病。


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图片

近期,国家疾控局公布我国新冠病毒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从4月的0.6%增长至目前的71.6%,已在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形成优势流行。9月开学季,学生集中返校,易感人群大量聚集,易造成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图片


预防措施


1、加强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2、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D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同时,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免疫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口腔清洁卫生,清洗鼻腔等,尽可能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机会。





图片

流行性感冒

图片


夏秋之交,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爆发流感疫情。

流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图片

预防措施


1、做好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

2、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重点和高风险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3、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摄氏度,有咳嗽或咽喉疼痛)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接触家庭成员及外出时,佩戴口罩。






图片

手足口病

图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图片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让孩子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勤消毒。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3、勤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家里、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

4、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到5岁)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图片

登革热

图片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通过雌性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病后3-6天出现皮疹,严重者会出现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病情严重恶化可造成死亡。

图片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防蚊灭蚊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学校和家庭需保持环境卫生,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被蚊子叮咬。

2、做好健康监测。8月以来有过登革热流行地区的旅居史的师生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近期出现了发热、皮疹、三痛三红(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和面、颈和胸部潮红)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图片

感染性腹泻

图片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被国家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目前正值夏秋交替气候,我们尤其要重视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

 图片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粪便,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3、做好食品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






图片

学校和家长应该怎么做?

图片

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工作,开展发热、腹泻等症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疾控部门报告。学生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皮疹等、腹泻等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诊治疗,若诊断为传染性疾病,尽量居家休息治疗,不要带病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