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村位于麻城市阎家河镇镇区以北,紧邻国家级柏子塔红石公园。全村版图面积6.36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民小组778户3260人,共有耕地3731.6亩,山林650亩,水面854亩。境内有麻城市“三台八景”钓鱼台遗址,明朝大思想家李贽曾在钓鱼台龙湖书院著书立说,本村袁家湾为“公安三袁”故里。农业种植以种植水稻、油菜、花生为主,十孔莲藕是本地特色产品。 2019年以来,阎家河镇党委充分利用钓鱼台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争取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支持,投入资金1170万余元,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历史文化发掘保护等为重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钓鱼台。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
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曾在此龙湖书院著书讲学13年,其主要著作《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和《初潭集》以及关于小说、戏曲的评点,绝大部分都是在寓居钓鱼台期间完成的,可以说,钓鱼台是孕育李贽思想和成就李贽光辉价值的摇篮。这里的袁家塆是公安三袁的祖居,明朝万历年间,公安县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功道)来钓鱼台这虎尾山袁家湾祭祖时结识了李贽,遂与他一同研学。据此,阎家河镇和市旅投公司在钓鱼台村共同打造了龙潭湖生态景区,目前已投入资金6000万元,景区建设已初具雏形,并在袁家塆新建了400平方米的公安三袁文化广场、500平方米的综合广场,舞台背景是三袁与李贽在芝佛院研学场景,有三袁石像、三袁简介、乡村振兴规划图,彰显文旅融合特色。
全面整治人居环境
该项目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发动袁家塆村民拆除附属屋、旱厕、牛栏猪圈,整治当家塘,硬化黑化道路1000多米,建成廉政文化长廊、孝善坊各1座,公厕2座,完成墙体彩绘9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硬化人行步道12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2盏,购置垃圾桶300个。户厕、公厕的建立让污水排放更有序;河道、水塘的整治让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长效有序的绿化、美化、亮化,让乡村更美了;宣传氛围和基础设施的改造,使群众自觉形成了爱护卫生人人有责的理念;人们三五成群锻炼、跳舞、聚集聊天,让老百姓的关系更和谐了。依托本地人文资源,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新突破。
大力推进河道治理
该项目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整合农业高产项目,打造高产示范田200亩、鱼藕养殖面积280亩,整治河道1000多米,砌河岸1200多米。在未整治前,河道满目杂草杂树,上游漂浮杂物不堪入眼,经过治理,河道两岸整洁美观,河水清澈见底,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大提升,对沿河村镇的防洪排涝、农业灌溉、农田高产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两期三年建设,钓鱼台村实现了三新一带动,即农业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带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