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王叔和】名医王叔和与《脉经》

图片

图片

开栏语: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曾担任魏国太医令。在汉末战乱中,他不遗余力收集整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使仲景学说得以传承。王叔和晚年寓居麻城,除传承仲景学说外,还著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被誉为“中华脉祖”。


为传扬王叔和中医药文化,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王叔和研究会和王叔和学术传承基地,开展王叔和医药文化和《脉经》研究,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


为让更多人认识王叔和、学习王叔和、研究王叔和,即日起开设【走近王叔和】专栏,继续刊发各界研究传承王叔和中医药文化相关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图片

图片

图片


名医王叔和与《脉经》


李江峰


王叔和是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曾任魏国太医令,他收集整理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著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被誉为“中华脉祖”,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另三位是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之一,为中医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王叔和生平


王叔和(公元201年-280年),名熙,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一说山西高平)人,曾从医于张仲景。王叔和的一生,经历了东汉末年、三国和西晋初期,历经战乱、瘟疫而矢志不渝。他幼有大志,聪慧好学,十六七岁就熟读经史,博览群书。汉末是中国医药学又一个高度发展时期,中医学史上两个泰斗级人物张仲景、华佗正是在这一历史时代涌现。据考证,王叔和与“建安七子”之王粲同族,在王叔和青年时期,为避战乱,举家移居荆州(即今之襄阳,现在的荆州在当时称为“南郡”)投奔王粲。在荆州 ,与张仲景弟子卫汛交往至深,受其熏染,遂对医学发生了兴趣,立志钻研医道。他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甚至亲聆过张仲景教诲,医术日精,名噪一时。


王叔和及其师张仲景的事,最早见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唐代甘伯宗在《名医传》中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扶危济困,治疗过许多疑难顽症,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因为医术高超,被选为魏国太医令。张仲景去世后,由于连年战乱,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散佚,王叔和利用担任魏国太医令的便利,不遗余力搜集整理仲景之书,并对其进行认真校对、增补、编次,把《伤寒杂病论》重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为传承仲景医学作出突出贡献。宋代林亿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功也。”


王叔和晚年辞去太医令,离开洛阳流寓大别山一带,后定居麻城,一边为百姓治病,一边设馆收徒,一边潜心著述《脉经》,卒葬麻城市白果镇老爷山。邑人感其恩德,誉为“药王”,称其墓为“药王墓”。后人世世代代守护,所居之地被称为“药王冲”。至今墓室犹存。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在《杂记·邱墓》载:“晋名医王叔和墓,在县南三十余里青龙尾,相传王系本邑人,为一代医宗,著有《脉经》行世,后人钦慕,名其地为药王冲。”


1800年的尘世沧桑,王叔和医学思想、医疗技术代代相传,造福生民,而鄂东生民受其恩泽最多。后世的北宋庞安时、明代李时珍、万密斋均受其影响。其中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是最早研究仲景医学的巨著,李时珍《濒湖脉学》正是基于《脉经》之上完成的又一脉学名著。


二、《脉经》概要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集魏晋以前医学之大成。王叔和总结了西晋以前历代医家对脉学的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脉法。《脉经》从生理、病理、证候等方面系统深入地讨论了脉学理论。正如王叔和在自序中说:“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纶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全书十卷九十七篇,10万多字,是脉诊学的一个里程碑。《脉经》卷一主要论持脉之法及二十四种脉象的表现;卷二、卷三以脏腑经络在寸口脉上的分部为纲,分论其阴阳虚实的脉象及证候表现;卷四论四时五脏六腑百病决死生之法,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华佗脉法;卷六分述十一经脉病证;卷七、卷八论伤寒、热病、杂病之脉法及治疗;卷九记述妊娠、产后及儿科病脉证;卷十为“手检图二十一部”内容。


《脉经》内容的构成,主要源自魏晋以前的脉学及诊断学文献。除王叔和自撰之文外,资料主要取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法》《四时经》,另有扁鹊、华佗和张仲景脉法遗论。《脉法》《四时经》是现已不存世的书;扁鹊、华佗遗文,可能是二人所传世的仅见文字。


三、《脉经》的主要医学成就


1.首次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浮、就、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对每一脉象从层位、气势、节律、频率、长短、宽窄、充盈度、流利度等诸多因素上进行形态特征的描述,如谓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 按之有余。”然后阐释脉象和病理的关系,扭转脉学上的“虚化”和“玄化”现象,易于推广应用。此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形象表述。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脉经》对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从而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脉书中脉名及其分类的基本准则。《脉经》24种脉名,至今除“软脉”改为“濡脉”外,其它都在沿用。到今天,通认的28脉,也只是在《脉经》24脉基础上增加长脉、短脉、牢脉、疾脉四种。


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脉经》在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与就、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临床脉象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4.确定三部脉法和完善独取寸口法。《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并将《内经》的遍身诊法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寸关尺三部又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三部九候提法。同时,寸关尺三部还各有脏腑分配,基本完善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种诊脉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总结脉象的临床意义。《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大量论述,一是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洪则为热”;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寸口脉吐血,微者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等等,这类论述对脉象临床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对医生临诊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6.《脉经》还首次提出了妇女“避年”“居经”“逐月分经养胎法”等概念,同时对经穴理论和经脉证候都有发挥。《脉经》还具有文献学价值。《脉经》收载的魏晋以前典籍,除《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外,还收载了现已不存的《脉法》《四时经》等医学佚书的部分内容,还散载录了汉魏时期王(王遂)、阮(阮炳)、傅(不详)、戴(戴霸)、吴(吴普)、葛(葛玄)、吕(吕广)、张(张苗)的脉法遗说,这些遗论遗说,是通过《脉经》的收录免于遗失,在文献研究及古医籍辑佚方面有着参考作用。


四、《脉经》 对后世的影响


王叔和《脉经》著成以后,其脉法成为后世脉法的基础。如《千金方》全文录取了第一卷24脉的脉名和脉形。宋代朱肱的《活人书》虽然用了“七表”“八里”的分类方法,但论述的脉名和脉形仍然是同于《脉经》的。明代李中梓、李时珍的脉学著作也是在《脉经》基础上形成的。《脉经》问世后,研习脉法、精通脉法成为每个医生的迫切要求,医者更加认识到脉学在临床中的重要价值,但由于《脉经》文字古奥,且多是从《内经》《难经》、仲景原文引载,一般医生难以理解,这时候托名王叔和为作者的脉学书籍应运而生,最有名的是五代时高阳生的《王叔和脉诀》。


《脉经》一书,于公元6世纪以后流传到国外。10世纪时,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在所著《医典》一书中,曾多次引用。土耳其、日本、朝鲜,历史上均有《脉经》的译本并融入他们的诊断学。中医脉法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与王叔和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王叔和是伟大的医学家, 他当之无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