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木子店法庭开庭时迎来了一位特殊成员——她是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老师,受邀为原告“发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天开庭审理的是一起聋哑人离婚纠纷案件,原告刘某系聋哑人亦不识字,虽然原告有父亲陪同庭审,但是为了充分了解原告本人的真实想法,让其感受到与正常人无差别的庭审,承办法官特意提前联系了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手语老师,并邀请其作为原告的翻译人员辅助开庭,确保庭审沟通无障碍。
庭审中,承办法官特意将庭审节奏慢下来,耐心等待刘某与翻译人员手语交流,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刘某思考和发表意见,担心其无法理解相关的专业词汇,有时还会通过笔划和画图等方式增强理解,反复多次询问,每问一个问题都会和刘某反复确认和解释,直到刘某确认知晓并点头。庭审后,承办法官通过翻译人员向原告告知其后续的诉讼流程以及相应的诉讼权利,刘某激动地紧握住法官的手并连连道谢。
现实中,聋哑人“听不见、道不出”的实际情况会导致其在庭审交流中存在障碍,但案件无小事,事事连民心,诉讼“无声”,司法有情,木子店法庭通过扩大无障碍司法关怀服务辐射范围,为特殊群体提供便捷温情的司法服务,竭力保障他们“说话”的权利,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传递司法温度和人文关怀。(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