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牵线 麻城福白菊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近日

在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牵线下

麻城市福白菊产业的

两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图片


图片


菊花种植与加工一直是麻城的支柱产业之一,产业根基深厚。然而长期以来,种植资源退化、采摘期与霜期临近、连作障碍以及采收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桎梏着菊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打破这一关键技术瓶颈,麻城市组织麻城市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天网”平台发布需求,通过需求端与资源端精准对接匹配,企业成功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就提纯福白菊原种、选育福白菊新品种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郑志安教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建立了机械化研发推广合作关系,共同攻关福白菊新品种选育和育苗、种植、定植、小型采摘机械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福白菊早熟品种组培脱毒与生态种植技术”项目成效明显,不仅圆满完成“福白菊1号”原原种2万株的扩繁任务,新品种“福白菊2号”也顺利进入培育试验阶段。“福白菊2号”在继承原有福白菊抗病强、产量高、成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的基础上,将采摘期提前15天,不仅有效实现错峰采摘,便于劳动力组织调配,同时成功规避初霜对产品质量的不利影响,堪称福白菊品种改良技术的精妙之作。


图片


菊花采收机械化进程亦实现质的飞跃。11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携菊花采收机械设备,在麻城市丰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湖基地开展现场采摘菊花试验。该机械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菊花机械化采收课题组),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在正常作业状态下,每日可采收菊花10-15亩,人工替代比高达1:50到1:75,极大地提高了菊花采收效率,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填补了国内菊花自动化采收机械空白,为菊花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麻城市按照“天网链接、地网筑基、双向融合、政策赋能”工作思路,积极组织企业入驻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现已入驻企业387家,发布需求170项,成功对接合作123项。遵循黄冈市搭建1+10+N地网服务体系的工作部署,组建麻城市科创供应链服务中心和科创供应链服务联盟,依托菊花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一产,建设菊花种质基因库、苗种扩繁、原种保护、标准化种植等多个培育基地;围绕二产,联合龙头企业共建药物研发与应用、健康养生、功能食品、精油萃取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院企紧密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转化一批新产品,推动菊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图片


下一步

麻城市将继续推进菊花科创供应链建设

提高“天网”平台知名度和使用率

积极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充分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赋能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