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线】探索移民产业“新路子” 绘就移民发展新画卷

为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凝心聚力,麻城市融媒体中心特开设【项目一线】专栏,及时展现各地、各部门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生动画面,奏响为支点建设添彩、向中心城市跨越的最强音。

走进三河口镇生态林特产业示范园,一座座标准化车间的主体框架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这些车间是市水利和湖泊局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设的标准化厂房。

作为三河口镇移民最集中的村,舒家畈村移民有980多人,一直有种植野菊花、艾草、香菇等林特产的传统,但移民产业带动效果不强。如何带动移民群众致富,一直是市水利部门思考的问题。

市水利和湖泊局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产业扶持,争取到省级移民优势特色产业试点项目,争取产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在园区内新建标准化工业厂房、科研综合楼,以及对园区内所有的大棚进行提档升级。

三河口镇充分发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全产业链发展移民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有效带动当地移民群众就业。

“我们村利用闲置土地,进行招商引资合理利用,把农副产品进行加工、销售、种植一条龙的运营。”三河口镇舒家畈村党组织书记丁如汉告诉记者,现在,移民和村集体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市水利和湖泊局和三河口镇积极探索和实践移民后期扶持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利益联结方式,着力将移民后期扶持由“输血式供给”转变为“造血式扶持”。该镇成立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移民资产管理办公室,制定资产管理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林特产业园获租金按照“4321”利益分配机制由移民共同分配,长期收益。收益的40%用于乡镇移民村集体发展,30%用于移民村组医疗卫生改善,20%用于全镇移民救助,10%用于奖励带头致富移民。

“我们村变化很大,环境也变好了,我们也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收入增加了。”在这里务工的村民廖小敏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

目前,三河口镇镇移民后扶产业收益分配机制已初见成效,为移民提供种植、养殖、加工等岗位500余个,经济收入同比2023年人均增收2300多元,培育出一批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拓宽了移民致富之路,为移民后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陈鑫  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