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湖广填四川”重要实证+1



4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广安市文广旅局获悉,广安市前锋区新发现双水井。该井的发现,是中国移民历史中“湖广填四川”的重要实证之一。

图片
双水井位于前锋区桂兴镇春木村二组王家塆,地处华蓥山中段西侧,北纬30°27′13″,东经106°55′16″,海拔602.8米。

水井共两口,均位于自然崖壁下方,朝向大致呈坐北朝南,两井相距3米,左侧为井1,右侧为井2。古人在山体浸水处因地制宜修建水井,制作较为考究。

图片
两口水井形制相似,其中井1制作较为规整,长1.3米,宽1.03米,开口高0.72米,水深0.74米,水井顶部及四壁均由条石板砌筑而成,中部为方形石柱,底部为自然岩体。

石柱后侧石板上发现题刻,保存完好,楷体阴刻,内容为“吉地发祥远,醴泉吐秀长。康熙三十九载庚辰年,高祖王公讳仁信先君自楚来川,蒙息安插斯土,地名白龙洞,上塆古屋基立宅居住,宅后左角石厚土深,亘古未出之水,今有王育忠重修。道光十四年甲午岁四月初六日良辰旦立”。

图片
据桂兴《王氏族谱》记载,1700年,王氏家族由王仁杰、王仁信从当时的楚北道来到四川,辗转到广安桂兴,卜兆白龙洞,族居白龙洞上湾、洞坪和干洞湾。

因这几处地方皆群山如屏障环抱耸立,于是后来这支族人便将这里取名屏山,而这支入川王氏也就称为屏山王氏,白龙洞也因王氏家族的入住而改名王家湾。

图片


双水井是王氏族人移民入川、拓业发展的遗迹之一,它保存完整,文脉明晰,是中国移民历史中“湖广填四川”的重要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麻城是移民故里,进士之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圣地”之一,是巴蜀梦回萦绕的老家。

图片
据史料记载,川渝地区近六成民众的祖籍可追溯至麻城孝感乡,“五百年前一台戏,祖祖辈辈不忘记,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的民谣至今流传。
图片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在春意正浓、杜鹃花即将绽放的时节,麻城市领导带领专班赴重庆、四川等地积极开展麻城移民文化“寻根圆梦”的推介活动,宣传麻城的历史、人文、美食,推介旅游热点、风景名胜。

图片


近年来,麻城市以孝感乡为地理与精神原点,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现代文化生产力,形成“寻根—传承—创新”的完整生态链。孝感乡文化园以移民博物馆、百家姓祠堂、祭祖大殿等建筑群,系统展示移民历史与姓氏源流,并融入鄂东明清建筑风格与川渝符号,形成全国首个公益性移民文化主题空间。五脑山林场、龟峰山杜鹃花海等自然景观与移民码头、古街等人文遗迹结合,构建了“生态+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景。通过“移民文化节”“清明寻根祭祖大典”等年度活动,将移民历史转化为可参与的民俗仪式。


自今年3月份重庆专场推介会以来,来自川、渝、云、贵、鄂、豫、皖、赣等20个省份5000余人在清明节假日期间,来麻寻根祭祖。


图片

目前,麻城市正在深入开展宗亲文化挖掘、移民场景打造、姓氏寻根提升等“六大行动”,打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金字招牌品牌,并规划建设“世界级寻根文化目的地”,推动地方文化走向国际。

图片
“趁春风正好,回麻城老家,寻川渝之根,享美好人生!”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向川渝地区移民后裔发出盛情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