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市第九次党代会吹响了“建成中心、挺进百强、谱写新篇”的嘹亮号角,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麻城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要快马加鞭,勇开新时代。
回想过去,我们勇开先局,勇立潮头,取得骄人成绩,获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夺得了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称号;面对今天,我们低头沉思,总结过去,奋力向前,下定决心取得更大成绩!
我们立足这片富饶的土地,依靠这里勤奋的人们,甘当创业者前进路上的铺路石和吹鼓手,挖掘他们的创业故事,激励更多人,汇聚更多力量,为市委提出的建成大别山物流中心提供硬支撑!
市商务局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共筑麻城梦 电商在行动】栏目,为创业者加油。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展示,立体呈现电商带头人的精彩故事,或一个情景,或一场访谈,或一段连线,或一张图片,或一个短视频,或一次现场直播……不一而足,我们尝试穷尽可能,收集和分享电商经验,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产业兴市助力。
有梦想才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市委号召要“思想破冰、发展突围”!这需要我们敢于有梦,努力追梦!
从今天开始,带上你的梦想,我们一起出发!我们坚信,我们必将圆梦!
丁海伦:站在时代的风口以不变应万变
◀等风来▶
2015年7月,当“电商进农村”的风吹向这座位于大别山中段的古城老区,按下麻城电商发展的启动键时,丁海伦正在会议室里与中通、圆通、韵达、申通、百世、天天几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商议快递行业整合之事,因为每个人的经营理念不同且当时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大家对整合前景不甚乐观,洽谈几度陷入僵局。
“当时各个品牌的快递各自为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家无限压低快递价格,导致很多快递点持续亏损,不得不关门。只有整合所有的品牌,统一管理运营,实现人力、物力资源共享,才能促进快递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共赢。”办公室里,丁海伦回忆起成立“一公里”物流前的游说经历时,依然坚信整合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2017年,经历了两年曲折的摸索,麻城电商在困境中艰难起步并朝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乡村道路建设逐步优化完善、农村特色产品开始走出乡村、乡镇电商从业者逐步成长成熟……然而由于全市快递布局不统一,各品牌快递公司运营车辆、仓储场地各自为营,资源浪费大、时效性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发展,快递进村难、物流费用高、配送时效低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为打通“工艺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实现快递全覆盖”,同年7月,政府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立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运营主体,按照“布局合理、资源互补、多站同台”的原则,采取“一家主导、多家参与”的办法,整合全市物流资源。于是,此时经营圆通公司一直着手整合快递行业的丁海伦从众多投标企业家里脱颖而出,“麻城一公里物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丁海伦的快递行业整合之旅也在曲折的尝试中迈向新阶段。
◀风起时▶
公司成立之初,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诸多压力与质疑,这些质疑与压力并未让丁海伦退缩,反而更坚定了他对整合的信心。在他的推动下,公司按照股份平分的原则整合了中通、圆通、百世、菜鸟四家快递资源,率先在全国推行共配模式,推进“三统一”(统一三段码、统一共配系统,统一配送)一体化建设,使快递物流的仓储、分拣及配送逐步规范化秩序化。
“以前你有4个包裹,可能是由4个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段给你配送,这样你一天的时间可能就耗在等快递上,而快递员由于送的范围广而包裹太少一天跑下来也送不了几个件。共配以后,一个快递员负责一个片区包裹的配送,你的4个包裹都由他一个人在同一时间派送,这样不仅方便了你,也提高了他的配送效率。既节省了人力与运力,快递员增收的同时也方便了客户。”在问及共配模式时,丁海伦深入浅出地耐心讲解道。
按三段码分区域进行自动化分拣
肩负着打通镇·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使命,公司在整合市级中心资源后,还需打通乡镇站的穴位,激活村级点的毛细血管。为此,丁海伦与电商办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全市各乡镇了解各物流快递点地现状,并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整合,推行全新的共配模式。当时快递从业人员并不理解这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只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很是抵触。于是,丁海伦让自己的团队成员前往阎家河镇建立一个镇级服务站,推行全新的共配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反响。这一成功站点的打造,让各乡镇开始接受这一新模式,纷纷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了“一公里”这个团队。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电商办的帮助下,丁海伦带领自己的团队以推行农村电商快递业务发展、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快递体系建设为宗旨,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19年初步建立、市、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全市建成乡镇快递物流服务站18家,村级快递物流服务点195家,物流业务覆盖全市45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
◀借风力▶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确定性的时代里,如何在变幻莫测的时局中求生存谋发展,带领自己的团队持续稳步健康成长,确保物流体系良性有效运转成为丁海伦不得不时常思考的问题。
疫情期间,快递行业迎来了首个寒冬。一个多月的停工停产,复工复产后快件和仓储场地的消杀、员工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配备使得成本不断增加,而总部派费的降低更使各快递点的处境愈加艰难。为维系各站点的生存,增加从业人员的额外收入,2021年8月,丁海伦引入了“菜鸟乡村”项目,对所有站点进行提档升级,大力推行“快递+新零售”模式。
走进菜鸟公共服务站,你会看到整齐排列的货架上秩序井然地摆放着一个个包裹,这些包裹都是按照编码进行摆放的,你只需对照取件码到相应的货架找到相应的包裹,核对无误在出库仪上进行扫描就可取走包裹,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一分钟。
“我们现在的配送流程是武汉来的包裹在我们市级分拨中心进行自动化分拣,而后按照三段码来分片区进行派送,统一派送到各站点,再由各站点入库短信通知取件人凭取件码来取件。自助取件有几个方面的好处:对客户来说避免了与快递员的直接接触,所有的快递都是经过消杀的,减少了安全隐患;对公司来说节省了人力与运力成本;而对站长来说则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时间来做其他工作,比如向取快件的客户推介水果、农特产品等。”
乡镇的快递物流服务站大都是依托副食店等实体经济建立起来的,为充分发挥快递的引流和便利店的商业作用,丁海伦带领团队摸索出一条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利用差序格局下农村熟人社会的基础,植入社群营销,将所有寄、取快递的客户拉入一个微信群,然后在群里或者朋友圈进行商品预售,一般是水果或者当地的农特产品,需要的人将相应的费用转给他后,他利用快递可将商品寄往各地。除了这种代购代销,还可以叠加家装、维修、代办电信业务等多种业务,凡是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事项,在熟人社会里皆可成为服务站拓展的业务。
在丁海伦与“一公里”的共同努力下,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网上的每个节点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逐渐发展壮大,共同支撑起整个城市庞大的快递物流网,让麻城电商乘着时代的东风,行稳致远。
时代在飞速发展着,谁也无法预料风将会在哪个时刻从哪个方向吹来,但是只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终将迎风飞翔。在这场快递的整合之旅中,变幻莫定的风虽也曾给丁海伦带来过徘徊与犹疑,但由于他始终秉持着为麻城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并凭借着商人对市场所特有的敏锐,最终不断探索出快递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朱秀、胡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