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 祭祀祖先
这是中国自古的文化传统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清明“小长假”放假时间为4月3日至4月5日共3天。
麻城的小伙伴或许早已在计划
清明祭扫、出游、踏青的行程
然而
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奠方式
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为此
清明节前夕
麻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麻城市森林防灭火指挥办公室
发出绿色环保 · 文明祭扫倡议书
号召大家无烟祭祀、文明祭扫
共同保护美好家园
“绿色环保·文明祭扫”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巩固当前疫情防控成果,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共同营造“绿色环保·文明祭扫”良好氛围,现倡议如下:
一、安全祭扫,减少返乡。倡导不返乡祭拜,通过家族成员或亲友代为祭扫,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密集出行增加疫情传播风险。现场祭扫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避免人员集中扎堆,确保祭扫安全有序。
二、绿色环保,文明缅怀。严防火灾事故,自觉做到不在山头、林地烧纸焚香;不在交通要道两侧、景区及水源地等处建坟立碑和焚烧冥纸,不在街道路口、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祭扫。倡导以敬献花束、摆放绿植、植树育林、种花种草等方式寄托哀思,自觉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三、培育家风,弘扬孝善。百善孝为先,大力弘扬 “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新风,将纪念逝者与传承家风相结合,继承中华民族清明祭祖传递亲情、传承文化、传播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讲好先辈故事,树立良好家风,营造文明社会新风尚。
四、移风易俗,从我做起。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做文明安全祭扫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转观念、破陋俗、树新风,切实营造安全、环保、文明、有序祭扫氛围。
缅怀先人,重于心不拘于形。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文明祭扫,告别陋习。让我们携起手来,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争做文明市民,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为麻城“建成中心、挺进百强、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麻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麻城市森林防灭火指挥办公室
2022年3月23日
春暖花开的日子
也是火灾的频发季节
麻小布再次紧急吹响
森林防火号角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的,可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过失引起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30亩至150亩,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过火有林地面积150亩以上,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看完《森林防火条例》
是不是要更加谨慎了
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真的很危险!
一、避免在山区、树林、草坪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纸。
二、严禁占用、堵塞祭祀场所的消防通道,要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三、山林地带多有枯草,不宜使用明火防止引起山林火灾,如需烧纸,应尽量清理干净燃烧点周围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盆中进行。人要进行守护,待火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开。
四、不要在小区楼道内、燃气管道旁、高压线下、汽车旁、化粪池边、芦苇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进行祭祀活动。
五、春天天气干燥,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叶,一点儿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灾,因此不要乱扔烟蒂、火柴梗。焚纸时注意遮风挡风,避免燃气的火纸到处乱飞,引起火灾。
六、一旦突遇火灾,要保持镇静,及时拔打119。逃生时,不要盲目跟从人流乱冲乱撞,要判明火势和火苗燃烧的方向,逆风逃生,果断地迎风跑出火灾包围圈,切勿顺风而逃。
清明时节寄哀思
花香袅袅古人知
烧纸旧习莫效仿
文明上坟好风气
愿我们共同携手
为麻城营造一个
文明和谐的绿色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