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市第九次党代会吹响了“建成中心、挺进百强、谱写新篇”的嘹亮号角,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麻城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要快马加鞭,勇开新时代。市商务局和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共筑麻城梦 电商在行动】栏目,为创业者加油。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展示,立体呈现电商带头人的精彩故事,或一个情景,或一场访谈,或一段连线,或一张图片,或一个短视频,或一次现场直播……不一而足,我们尝试穷尽可能,收集和分享电商经验,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产业兴市助力。
随着“互联网+她”经济的蓬勃发展,搭乘着农村电商发展的快车,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妇女结束在外务工的漂泊生活,返回家乡积极投身于创业新实践,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与生活空间,在发展事业的同时照顾家里的老人与小孩,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贡献了“她力量”。出生于1988年的胡丹容恰是这一新生力量代表之一,在麻城农村电商发展的起步之年,她毅然返乡,以快递为契机,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
初尝创业成功的喜悦
在张家畈镇蔡店河小学的旁边,矗立着一座三层水泥楼房,除了墙上悬挂的印有菜鸟logo的标语及门口竖起的蔡店河快递服务点牌子,与旁边的民房没有任何区别,这里就是胡丹容工作的地方,也是她的家。
走进去,正对门口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服务台,将整个空间分为里外两侧,里侧摆放着一排排货架,包裹秩序井然陈列其上;外侧前来取件的村民络绎不绝。
“老板,取快递,184213”一位身染门外湿冷空气的男村民大步踏入,声音洪亮地报着自己的取件码。
胡丹容起身,走到排列整齐的货架前,在既定的区间里快速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今年,是她从事快递行业的第7个年头。这样的对话与动作,胡丹容每天要重复无数次。
胡丹容已经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她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基本上就在这栋房子里展开,一楼是她和家人工作的地方,楼上是她和家人生活的地方,这个集工作与生活于一体的空间,正是她经营快递几年的工作成果。
历经创业之路的艰辛
2015年,当麻城的农村电商开始艰难起步之时,胡丹容正陷于自己的生活困境之中。彼时的她怀着二胎,在苏州做着一份服装销售的工作,大孩留在家乡由家里的老人带,即将进入小学。考虑到在外漂泊无依和小孩的教育问题,在了解家乡的电商政策后,胡丹容毅然返乡,联系了镇一级快递点的负责人,在蔡店河小学对面租了一个场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创业之初,农村快递还处于起步阶段,圆通、中通、申通等快递公司分散在麻城各地各自为营。她经营的圆通快递点在镇上没有服务站,需要托熟人去市里的快递公司用大巴车将快递带回蔡店河,快递到了以后将其摆上货架,同时按照包裹上的联系方式一个个打电话通知收件人取件,收件人来取件的时候她需要凭借自己的记忆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件,收件人签字后将物流单撕下存档。每天的快递量虽然不大,但是工作量却不小。
而后,得益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带来的快递行业整合,在麻城市商务局电商办的支持下,她经营的快递点愈发有声有色。现在站点采用了最新的溪鸟系统,每天下午有专车去镇上将村里的快递拉回来,分门别类后用入库仪扫描快件生成取件码,按照取件码将其依次摆上货架,然后用手机上的一个软件给所有的收件人统一发送取件码,收件人凭借取件码可随时前来取件。如今每天的快递量不少于400件,但是工作量却少了不少。
“自2015年从事快递这个行业,一路走来有辛酸有汗水,在这个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小镇,从开始几十个件到后来的上百上千个件,只有经历过创业的人才能体会。”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胡丹容颇为感慨。
永怀做强事业的梦想
“老板,寄快递”访谈间隙,一位女村民手上拎着一个袋子来到服务台前,准备将家里做的软萩粑寄给远方的亲人。胡丹容起身,从柜子里拿出真空包装袋,走到真空保鲜机前,将袋子里的空气抽尽,然后用纸箱熟练地封好、贴单。
像这种季节性的特产一到时令就会有许多经由这个小小的快递站点,被发往全国各地。
“比起在外面工作,我更喜欢家里,因为既安心又能照顾老人孩子,还给社会做了一份小小的贡献。”谈起回乡后的感受时,胡丹容如是说。
正是有了一个个像胡丹容这样平凡普通的女性,凭借着自身的韧劲与闯劲,以敏锐的嗅觉捕捉着每一次可能改变生活的机遇,才有了麻城电商当下的如火如荼。可以说,电商的兴起给像胡丹容这样的农村女性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让她们不用为了生计而漂泊在外,成为“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的无根之人,一边在外奔波一边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而她们则给电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她动力”,让电商在她们共同的努力之下稳步向前。(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