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温情在“疫线”流淌

隔离不隔爱,温情在流淌。

4月12日中午,暖阳下的麻城市顺河镇新桥村别样宁静,时而传来流动防疫宣传车的小喇叭声。

新桥村方家边下垸小组长陈丑兰提着六份盒饭,一路小跑,挨家挨户的送到包保户家门口。

“苗苗、苗苗……饭送来啦!”陈丑兰将一份盒饭挂在村民李女士家门口的铁钩上,退到1米远后叮嘱道:“记得先洗洗手,赶快趁热吃了。家里要缺什么,或想吃什么,随时在微信上告诉我哈。”

“这几天真是麻烦您了,早上送来的稀饭、鸡蛋、包子都吃了。”李女士打开饭盒,里面的鸡爪、黄瓜、蒜薹炒肉、花生米、米饭还冒着热气。

李女士生小儿子满月不久,一直是婆婆在精心照顾。4月10日,顺河镇突发疫情,李女士幼儿园上学的大女儿被列为疫情防控隔离对象,根据安排,她婆婆到集中隔离点陪护大女儿,李女士居家隔离。

陈丑兰说,这次防疫她包保了50多户,接到任务当天就创建了“方家边下垸战疫”微信群,制定了一套服务流程, 确保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对李女士等特殊包保对象,格外关心,积极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大家内心多一分温暖和信心。

4月10日,李女士的婆婆给陈丑兰发来消息:说儿媳妇喜欢吃橘子,问是否可以帮忙买到。收到消息,陈丑兰立马托人买了三斤橘子送给李女士。

采访中,李女士的婆婆打来微信视频:“娃儿怎么样?每天的饭菜解决了吗?”视频那头,三岁的女儿欢快的叫着妈妈。

“妈,您不用担心,我吃过饭了,饭菜还合口味,孩子也乖,您那边还好吧?”李女士问道。

“一天做一次核酸,隔离酒店的环境、生活都还好,来时心挂两头,担心你和娃儿,现在有专人上门服务,我也放心了。”

“多亏了阿兰姐,事事都为我们操心。”李女士说,“刚得知婆婆去陪女儿隔离,心里有些害怕、担心,这两天阿兰姐给我送饭,有什么需求也解决的很及时,心里舒坦多了!”

陈丑兰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事,她说,在村里,像她这样的包保村组干部有几个。除了负责做好村民的生活物资服务,还要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做好核酸采样、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防疫工作。

“隔离的是疫情,包保的是温情,阿兰做事稳妥,大家有句口头禅‘有事找阿兰’。”新桥村支部书记刘静说,陈丑兰作为村里入党积极分子,在战疫中发挥模范作用,经受住了考验,村党支部已研究决定,让其火线入党。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通过党员干部的精心、贴心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增强信心,让群众坐得住、心不慌、有保障,时刻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情和力量。”刘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