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我们最近发了四个千家乐超市蔬菜包套餐,你们家里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我看那个套餐三上面有肉呗,刚好家里肉快吃完了,给我搞个套餐三撒。”
顺河镇新桥村的妇女委员陈永红,彼时她正坐在办公桌前,边与居家隔离群众通电话,边在纸上详细记录着群众的需求,桌上还放着没来得及吃完的午餐。
出现疫情以来,顺河镇新桥村群众居家隔离。为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像陈永红这样的村干部们就化身为代购员,通过打电话、发微信、上门等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购买生活物资。
按本子上的记录,村干部们会将村民的所需物资进行统计后上报,再将配送来的物资分发到群众手中。
“刘老师,你要菜和肉我给你送过来了,放在外面的桌子上,你等会儿出来拿一下哈。”次日天一亮,陈永红骑上电瓶车载着采购的物资出发了,挨家挨户送上门,走时还不忘提醒群众一声。
与陈永红不一样,新桥村一村民小组组长陈清进的又一身份是“放牛倌”。
在新桥村,有一户村民被隔离后家中三头牛无人看管,陈清进主动当起了“放牛倌”。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个组长,有责任把这个事接下来了,接下来以后就要把牛照顾好,让他家里人放心。”村子被管控期间,陈清进每天早上将牛牵到河岸边,傍晚将牛赶入牛棚……(鲁海光、金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