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4月2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琪到中馆驿镇、铁门岗乡、歧亭镇交通查验点、重点村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潘琪要求,交通卡口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措施,对重点地区来麻返麻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坚决守好把牢交通卡口。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管住重点人群、管紧防控卡点、管严人员队伍、管好信息台账。要加大政策宣传,劝导在外人员非必要不返麻。要加强信息排查,落实人员和信息闭环管理。要压实工作责任,对确需返麻人员做好“一对一”全程包保,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跟踪服务,守住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市住建局支援周坳村疫情防控工作组多举措推进“安居工程”
“周坳村村民请注意:疫情防护好,农事误不了,大家千万莫急躁!目前油菜冇熟好,收割有点早。花生播种时间还冇到,种迟些气温高,出苗又快又好……”4月20日上午,一段由顺河镇农业中心主任、驻周坳村工作队队员刘兰军精心制作的宣传语,通过村部大喇叭和巡回宣传车响彻在村头地尾。
为做好群众工作,市住建局支援周坳村疫情防控工作组将“包群众情绪疏导、引导”列入工作人员“四包”内容。同时,通过村组微信群,大力宣传疫情防控、购物就医有关政策。工作组创新提炼“两报”“三查”“四问”工作法,让包保干部对任务心中有数、对方法了如指掌。创新设计《周坳村村民购物及就医购药流程图》,节约就医和购物购药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发动各类社会组织向顺河群众捐赠物资。对救急药物、肉类易腐物资,组织工作人员连夜派送。突出工作重点,建立联户包保、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畜禽养殖等分类台账。
截至目前,工作组累计发现各类问题714个,均已妥善解决,累计为218户村民采购生活物资256批次、药物32批次,开展送诊上门28人次,转运病人9人次,累计接收、发放米面肉油等爱心物资30余万元。(易喜平、马明洲)
市民政局:在抗“疫”一线 尽显为民本色
市民政局积极投入顺河镇张岗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民政人的身影。
市民政局联合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按区域分成6个临时党小组,制作包保责任明白卡,确保全村全员全覆盖,做到责任上肩,任务到人。对张岗村7个湾组,242户,579人进行分组包保,开展卡口值守、分发中药包和配合医护人员核酸检测等工作。严格落实每日“敲门”行动,了解群众的需求,加大对特困供养、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摸排力度。
截至目前,对8名分散供养对象发放爱心物资,为35户群众代购生活必需品。
人社尖兵逆风行 抗疫一线担使命
自4月10日凌晨进驻顺河镇以来,市人社局20名应急党员先锋队队员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担当。
安畈村周家咀是人社局支援的塆组之一,也是此次疫情最严重的塆组之一。接到任务的第一天起,人社局党员就以行动迅速的“超人先锋队”身份冲锋在防疫一线。4月13日凌晨,气温骤降二十多度,因为没有带好足够的衣物,只能临时躲在车里避寒,但他们毫无怨言,依然坚持做好每一份工作。
在一次日常巡查过程中,先锋队员发现有一户孤寡老人独自一人在家隔离。老人听力不好,几乎无法正常交流。先锋队员立即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干粮分给老人,此后每一次巡查,都会重点关注他的身体状况和物资需求。先锋队员尽最大努力确保所有村民都能平安无事、共度时艰。
张勇是市人社局一名“60后”老党员,56岁的他已有31年党龄。在突发的疫情面前,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在他所驻的安畈村夏家洼,每天都能听到他一遍遍耐心地安抚居家隔离的居民。因为长期通宵熬夜,走村入组,同志们怕他的身体吃不消、撑不住,多次劝他到车上休息。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疫情不退,我便不退!”(周文韬、姚爽)
市妇联携巾帼企业家协会向顺河镇送去第二批爱心物资
4月20日,市妇联携巾帼企业家协会会长单位圣菲之美(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顺河镇捐赠价值104400元的爱心物资。
在市妇联向巾帼企业家协会发出为顺河镇捐献爱心的号召后,圣菲之美(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组织工人加班加点为顺河镇一线抗疫工作人员生产了洗洁精、沐浴露、洗手液、护手霜等洗护用品共计300套。巾帼企业家协会成员新博海装饰公司主动免费为这批物资印刷产品标贴。
市医疗保障局:真情相待 让顺河群众安心居家
4月21日,来自市医疗保障局的驻村防疫工作队已经在顺河驻扎一个多星期了。在驻村期间,他们既是防疫工作者,也是群众的暖心人。
"爹爹,快放着。你这两天血压高,又上火,这些柴我来帮你劈了。昨天吃了药,口痛好一点没。"市医疗保障局支援顺河先锋队队员曾峰波说道。曾峰波每天都要到江家畈四位包保户家里查看情况,他的包保户中有三人是五保户,一人是低保户,其中最让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独居老人成爹爹。成爹爹一人在家,除了要照顾自身起居,每天还要放羊、喂鸡,年纪大了,十分不易。
作为包保队员,曾峰波自觉挑起成爹爹肩上的担子,他说:“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吃过苦。成爹爹身体不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家里的农活我能帮一点是一点。等疫情结束后,回单位还要帮助成爹爹申报特殊慢性病,让他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待遇。”
15名市医疗保障局先锋队员驻扎顺河,心系群众生活起居,用真心换真情,让包保群众居家安心、放心。(吴欣)
转业干部“疫”线结“穷亲”
4月21日,市乡村振兴局党员张正喜再次来到冯奶奶家,给她发放防疫中药汤剂。“你是好人啊!天天来看我,上次还帮我搬柴。” 冯奶奶拉着张正喜的手,感激地说。
因为来顺河镇顺水垸村支援疫情防控,张正喜结识了他的包保联系人冯鲜艳。冯鲜艳今年76岁,有个儿子在深圳打工,她一人独居在家。
还记得4月15日那天,张正喜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冯奶奶家,发放包保联系卡。“我腰椎间盘突出,要去住院。”当时,她不停地呻吟。“冯奶奶,根据目前防疫政策,顺河镇交通封控。我马上为您联系医生上门检查。”张正喜拨打了村医李世文的电话,几分钟后,李医生带着支援医生陶继兵赶了过来。陶医生给她仔细检查了腰椎,免费送了一些药给她,并叮嘱她怎么喝。“谢谢你们!”临走时,冯奶奶不停地挥手告别。
16日,张正喜来到冯奶奶家,发放防疫中药汤剂。“小张,我厨房的柴快烧完了,我想你帮我搬捆柴进来。”“没问题。冯奶奶,以后还要有什么需求,就打我昨天发给您的那个电话。您放心,我会服务上门的。”“要的。小张,你当过兵吧?一看就觉得像是当过兵的。”“是的,我当了16年海军。”
“将心比心,把群众当亲人待,用我的辛苦指数保证群众幸福指数。”张正喜斩钉截铁地说。在麻城,像张正喜这样的转业干部有很多,感人故事也不少,他们退伍不褪色,在“疫”线结“穷亲”,用心呵护群众生命安全。(袁祖德)
市城管执法局:把好“入城关” 当好“守城人”
“你好,请问你们从哪里过来的?有没有做过核酸检测?麻烦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谢谢您的配合……”这样的询问市城管执法局卡口值守队员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
自今年1月6日起,市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先后抽调60余名执法人员,昼夜坚守在官田畈高速公路卡口,同公安、交通等部门一起认真核对行程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报告,坚决不让任何不符合防疫规定的车辆及人员流入,把好“入城关”,当好“守城人”。
队长胡传亮是第二批轮岗到官田畈高速卡口值勤的,7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8名队员一直坚守在卡口。高速公路上车来车往,高峰期时一天高达3000多台次,执勤队员严格落实“三查一验”工作。同时强化与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的密切联系,认真做好外来车辆、人员盘查登记。胡传亮原来就睡眠不好,上高速卡口值勤后,工作责任心强的他整宿整宿无法入睡,只好开中药进行调理。由于抽调人员增援顺河镇抗疫,高速卡口的班次由原来的三班倒改为二班倒,每班持续值守12小时。高强度的连轴转,队员汪先栋的膝盖产生了积液,忍着疼痛,一跛一跛地走路,因高速卡口人员紧缺,他仅在家休息了四天就返岗。
重任在前,责任在肩。坚守在高速卡口的执勤队员们以卡口为家,迎寒风,顶烈日,为打好打赢麻城疫情歼灭战贡献城管力量。(肖小芹)
退伍不退色 “疫”线显担当
麻城市中医医院救护车师傅蔡文平、郑波,都是复员退役军人。自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他们承担了医院火车北站、武汉机场中高风险来麻返麻人员转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保障医务人员接送,隔离酒店医务人员输送及物资配运,医院自制中医预防方剂封控区域的及时送达,核酸检测采样标本转运等工作,随时随地都会接到电话。经常遇到饭熟了还没来得及吃一口,电话来了要走;才刚躺下电话来了立马要起床,经常吃不上热饭,睡不了安稳觉……
转运工作24小时随时有,时间紧、任务急、突发状况多。作为退役军人,他们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到”,不怕苦、不畏难,与时间较量,与病毒赛跑,慎终如始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传热,践行救护岗位使命。(李红军)
白果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部署会
4月20日,白果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部署会,会议传达麻城市疫情防控歼灭战全胜完胜誓师大会会议精神,部署当前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疫情歼灭战全胜完胜的信心。凝神聚力,强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重点做到“三个聚焦”:聚焦人员流动管控,在主要路段、隔离点,规范管理流程制度;聚焦重点人员管控,摸清在外务工就学人员底数,做好劝返工作;聚焦社会面管控,对快递物流、校园等场所做好防控消杀,打好持久战。要锻造作风,锻造决胜有我、完胜有我的责任担当,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一切行动听指挥,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彭立婷)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全力做好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工作
4月15日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采取应对举措,全方位做好全市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工作。
主体责任再压实。该大队分头约谈公交、农村班线、出租车企业负责人,要求各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必”、扫两码、查48小时核酸等措施,挑起企业主体责任。
政策宣传下力气。该大队出动4台宣传车,在火车站、汽车站、市区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滚动播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政策,把政策“喊”出去;出租车、公交车车载显示屏滚动显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政策,把政策“显”出来;该大队交通运输指挥中心通过营运车辆4G监控平台向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同步发送语音播报,及时提醒司机和乘客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把政策“播”进来。
小小检测点 为企业复工复产发挥大功效
4月20日上午,龙池桥街道西畈社区返乡创业园门口,排起了一条整齐的队伍,大家正在有序进行核酸检测。正在参加检测的除了附近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西畈返乡创业园的务工人员。
西畈社区返乡创业园作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入驻了商贸、物流、汽配等企业80余家,务工人员约2000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民出入公众场合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这里的务工人员每隔两天就要排队做一次核酸检测。
4月15日上午,龙池桥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到西畈社区返乡创业园进行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在西畈社区返乡创业园门口设置一个便民核酸采样点。
自4月16日采样点启用后,每天采样1000余人,高峰时期,每天可采样2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