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疫线】隔离点里的歌声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 ,温暖了四季;谢谢你 ,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被隔离的妈妈拍下了6岁的姐姐带领5岁的妹妹的即兴表演,虽然拍摄的技法略显不熟,画质模糊,但是丝毫不能掩盖住优美的旋律下姐妹花那颗感恩的纯真童心。4月18日,麻城本地抖音区一段《听我说谢谢你》的手语感恩视频迅速在麻城市委党校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微信群里传播,收获了被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大波点赞,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被广泛转发,展现了麻城防疫阶段性成绩和抗疫良好的精神风貌。

隔离送餐

疫情就是命令  人员迅速集结到位

4月10日下午4:10,麻城市委党校隔离点开始启动,市妇幼保健院的13名医务工作者和市委党校的4名工作人员迅速进驻,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历时约8小时直到4月11日凌晨两点左右全面完成收治工作,共接收来自麻城市疫区的10个村、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的隔离人员183人。麻城市防疫指挥部亲临现场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情况:被隔离人员整体情况复杂,留守老人多、留守妇女多、留守儿童多。这是以往隔离工作中没有遇到的特殊情况,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给隔离点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工作专班人员迅速制定隔离点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关爱儿童

规范培训

坚持六个原则  严格执行隔离政策

该隔离点被隔离人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坚持共建共管原则,展现责任担当。市防疫指挥部启动了多部门联动应急机制,各部门通力配合,积极作为,主动承担本职工作,展现了麻城防疫抗疫良好的精神风貌。

坚持属地配合原则,凸显无缝对接。疫情爆发地的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积极配合隔离点的工作,帮助做好被隔离人员的信息完善、情况介绍、沟通交流等工作。

坚持家属陪护原则,体现亲情陪伴。对于被隔离儿童,要求由家属陪护,在同一个房间安排了家长床和儿童床,实现家属与儿童共同隔离,全程陪护被隔离儿童,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亲子时光”般的家庭温暖。

坚持心理疏导原则,突现润物无声。市教育局派出一名心理咨询老师入驻隔离点,与被隔离人员中的6名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迅速建群,指导被隔离的教师开展针对被隔离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化解心理负担,缓解心理压力,疏导心理焦虑。

坚持快乐轻松原则,体现情感关怀。在隔离期间,市委党校为儿童购买适合阅读的图书资料、适合动手的手工材料,通过被隔离教师的线上教学与陪伴的家属的线下辅导,达到快乐学习、轻松融入的目标。

坚持均衡营养原则,实现健康成长。隔离点倡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分置成人餐和儿童营养餐。针对儿童在隔离期间活动量减少的现实和生理成长的需要,围绕营养宝塔结构,对接日常的营养餐,制定一日三餐儿童健康食谱,市委党校还每天提供鸡蛋、面包、牛奶、苹果、香蕉、零食等餐后食品,既注重补充营养,又能促进健康成长。

恪守隔离标准  倾情服务隔离人员

关爱实,以“勇于争先”的精神,逐级压实责任。工作专班细化职责,明确分工,严格管理,对医疗救治、后勤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实行网格化、全天候、无盲区的管理,及时处理处置隔离点中的各项工作。

巡查实,以“敢于当先”的举措,全面落实工作。医务人员坚持每天一次的质量评估,结合各部门的每日督查工作反馈情况,对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全部整改不过夜。坚持每天两次的全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讲解工作流程,全员掌握无遗漏。坚持每天三次的工作小结,及时查缺补漏,全程监管不松懈。坚持每天四次的重点督查,查到岗到位的工作纪律、查工作交接的无缝衔接、查隔离救治的规范操作、查诉求情绪的满足化解,全面服务无投诉。

解难实,以“甘于奉献”的情怀,服务隔离人员。26人的工作专班人员克服了家庭、个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分4个小组轮班,24小时值班值守对隔离人员实施了全程陪护,全面服务。针对隔离人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诊疗救治:全程监督全体人员按时服用2022年麻城市新冠肺炎防治药剂,按时为高危重点人群发放莲花清瘟颗粒和利巴韦林,备齐特殊人群的急救药物和婴幼儿常用药物,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该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一扫被疫情笼罩的阴霾,种种暖心故事不断上演。(陈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