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冲锋在前、戮力同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度、速度和温度。本网特推出【战疫日记】专栏,让我们走近这些党员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战疫背后的故事。
责任与坚守
市中医医院 丁泉 廖罡平
4月10日凌晨1时23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吵醒了睡梦中的我。
“科室抽调人员去隔离点参加疫情防控,你可以去吗?”来电的是科室主任,他的话语简短而急促,我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践行医务工作者使命的时刻到了!……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但以一线医务人员身份直面疫情这是第一次,还是难免有些紧张。我深吸一口气果断回复他:“我可以去!马上到!”
起床、穿衣,和家人简单说明情况,我便独自驱车赶往医院。凌晨的东门大桥和融辉路很静,也很冷,但此刻的我全身已是热血沸腾。
整装待发进入隔离区
医院灯火通明,院领导和各科主任早已到达,忙着调配人手。1时50分左右,在院领导的统一安排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集结赶到怡莱酒店隔离点。院感办毛燕妮主任急促地催促大家进入状态,在她的带领下我快速回忆了之前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进入隔离区前、进入隔离区、出隔离区应该注意的关键要素。
利用空闲时间全员培训七步洗手法
很快救护车陆续转运来大批密接和次密接人员,我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有的在前台录入登记信息,有的在带领人员入住,有的在帮助提拿物品……外面的天色从漆黑到鱼肚泛白再到彻底明亮,我们穿戴着包裹严实的防护装备从凌晨两点一直持续到上午十点,连续八个小时没有进食和休息。隔离人员全部入住安顿完毕我们一个个早已声音嘶哑、腿脚无力、饿得前胸贴后背,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已经到达极限,但没人叫苦、没人喊累,因为我们都深知身穿这身白衣背后的职责和意义。
休息之余全员培训穿脱防护服
自4月10日至今,怡莱酒店集中隔离点共隔离管控70多名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前后发现并转运走3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至武汉,所有处置流程都服从指挥调度、程序规范高效,没有出现一丝纰漏和差错。
如今的我们每天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天搬运三次、每次七十多份饭菜从酒店三楼至八楼一层层一间间逐一送到隔离人员手中;清理转运出一百多公斤的生活垃圾;为隔离人员测体温、采核酸、送中药……我们就这样每天高效运转、协调配合地完成各项集中隔离防控工作任务。
为隔离人员送餐
为隔离人员采核酸
在隔离区收集转运生活垃圾
不论是主动请缨帮助我们四名女同志进入隔离区送餐、清理转运垃圾的廖罡平主任、胡家文医生,还是每天负责隔离点上传下达的信息员刘丹医生和负责安保的两名公安干警,亦或是忙前忙后负责协调管理后勤保障的潘晓林主任……大家都积极主动、配合默契。虽然这个团队组建时间不长,大家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但在这里我们亲如一家,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没有丝毫隔阂!大家在这里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高效完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这里每天都有令我感动的人和事发生……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为自己能成为团队中的一员感到骄傲!这不仅是我此次参加抗疫工作中的一些亲身经历,也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我将终生铭记这段光荣的抗疫经历,它将激励我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砥砺前行、不断成长,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
正如这里一名隔离人员为我们写的打油诗中赞道:
身穿防服逆行间,
零距接触何惧染。
起早贪黑隔离点,
送餐拿药测核酸。
低声细语勤嘱咐,
无微不至送温暖。
隔离人员唠叨话,
细心解答慢出言。
默默无闻作奉献,
个人安危度外边。
病毒无情人有爱,
感恩隔离工作员。
坚持加油齐努力,
来日方长健康先。
祈盼解封疫情散,
回家再享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