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疫线】逆风前行!最美疾控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义无反顾逆风前行,勇挑重担挺身而出,化作抗击疫情的先锋力量,不分白天黑夜,无所畏惧,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用坚守和行动诠释着——疾控精神!

4月9日深夜,麻城市发现2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市疾控中心迅速集结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排查与监测、核酸检测、现场消毒、健康教育及风险沟通、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组,进入24小时战时状态,随时听候指挥部指令。

永不下班的“领航员”

凌晨的疫情防控工作组

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考验着每一位麻城疾控人。市卫健局党组成员、疾控中心主任涂建在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既要安排部署靠前指挥,当好指挥员,又要与疾控人一起早出晚归,投入一线,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通宵达旦更是常态。作为“一把手”,他深知责任重大,经常对同志们说:“疫情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积极发扬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疾控精神!”

流行病学调查组:闻令而动 向“疫”而行

接到任务后,流调组迅速赶赴现场,与病例、疑似病例等开展面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和记录与病例有关的一切信息,迅速摸清高危行迹,准确锁定病毒可能的传播人群和范围。

流调就是要搞清楚在过去每一个重要时间里,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中心流调队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投身到抗击新冠病毒最前沿,只为尽早发现传染源头,将疫情阻断在萌芽状态。

疫情信息排查与监测报告组:默默无闻的“雷达兵”

疫情信息排查与监测报告组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幕后。他们以电脑、电话为伴,与数据资料较真,上报下达、分秒必争。既要收集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麻返麻人员信息,排查和报告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还要及时审核、订正网络报告病例,收集整理个案调查表,及时更新突发事件信息,梳理上报密接管理人员等相关工作。

为确保信息准确、及时顺畅,疫情发生以来,大家连续作战,加班加点,工作时间长了,眼睛花、脖子酸、肩膀疼,但大家只是稍作调整便继续奋战,义无反顾,毫无怨言。

核酸采样与检测组:与新冠病毒最亲密接触的“人”

检测速度快一分,城市安全就多一分。为了能够早一秒采集核酸进行检测,疾控中心核酸采样的成员无论白天黑夜,随时待命冲前线。

凌晨的疾控中心实验室楼

在密闭的实验室内,经常有人日出而作、日落未归.....你或许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你会看到他们出具的检测报告。为了能够尽快出具核酸检测结果,为病例的诊断、隔离和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他们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强忍倦意,不分昼夜、不分周末连轴转。

现场消毒组:防疫一线的“病毒杀手”

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强,消毒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是抗击新冠病毒有力武器。

“不留死角,精准定位”是消杀组战“疫”的决心。他们的工作原则是不留死角,工作目标是彻底消毒,确保不出现疫点感染病例。

消毒是现场工作,工作环境艰苦,而且进入疫点消毒被感染的风险极大,但他们无惧风险,一丝不苟地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溶液和消杀器材,兢兢业业地追寻着病毒的踪迹,为大家打开一条安全通道,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层层健康屏障!

后勤保障组:战“疫”保障的粮草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化身电话联络员、搬运工,不分昼夜、千方百计,只为筹措更多物资,只为战士们“上阵”有“铠甲”。他们贴心为疾控战士们安排好食宿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他们是“部署周密的协调员”,“贴心仔细的送餐员”, 更是“有求必应的采购员”,努力保障工作人员的各种需求。

健康教育及风险沟通组:战疫一线的宣传能手

健康教育及风险沟通组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健康教育阵地战,将最新、最真、最科学的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传播给群众,营造全民防控的氛围,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消除恐慌,科学防控;挖掘疫情防控工作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用心和笔记录身边的“最美逆行者”们,让更多人了解疾控工作……

无论是综合协调、流调、宣传,还是消杀、后勤保障队员,不管他们在哪个岗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中,疾控人,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防病控疫、职责所在、性命相托,逆行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护卫人民生命健康!(丁晓莉 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