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冠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切实守护父老乡亲的生命健康,龟山镇党员干部迅速集结、全员出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党性弥坚的老兵
现年62岁的赵治报是一名1974年入伍的老兵,曾在对越自卫反击的战场上保家卫国。从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离任后,他始终心系家乡群众,积极参与中心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赵治报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集中隔离点后勤管理和集中隔离人员转运工作。这一干,就是两年。两年里,不知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是在路途上奔波。
两年的抗疫征途,经历过白雪皑皑、炎炎烈日、大雨倾盆,也遇到过隔离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赵治报始终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管控政策落实到位,也确保了一方平安。“有我在,请组织放心!”
夜幕下的守望者
凌晨2:00,在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卫计办曾睿等几名年轻干部还在彻夜值守,盯着电脑、守着电话,开展区域协查线索的核查。 疫情防控是天大的事,每一条下发线索都是潜在的风险,必须事不过夜、及时处置。
屏幕这头是眼里泛起血丝的年轻面庞,而屏幕那头的南泰村刘凤英、周家岗村谢雄姣等一批村干部随时待命,在电话排查之后迅速开展敲门行动,把人找到、把情况核准。一条小小的网线,牵起了疫情防控应急值守的工作架构。
黄院长的一天
清晨,龟山镇中心卫生院黄青耀早早出了门。他反复确认了加强针接种的人员情况和疫苗库存,联系了熊家铺片区的几个村书记,对该片区今天的疫苗接种工作做好了安排。
随后,他来到集中隔离点,送去了新一批的医疗物资。他一本本地翻看着隔离点的登记台账和各类资料,嘱咐值守医生一定要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出了门,他直奔龟峰山高速出口,开始了查验点一天的值守。今天往来的车辆比平日要多,在核酸检测工作室里,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隔离衣的黄青耀难得有坐下来歇歇的机会。
夜已深了,交班后他刚刚回到家,还来不及休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龟山境内出现了次密接,请流调队迅速出动!”他二话不说又换上防护服,带上物资踏上了征途。上门、检测、流调、排查、转运、消杀......等事情做完,黄青耀活动了一下疲惫的身体,转身准备回家,而天边,已有淡淡曙光浮现。
红马甲在行动
“同志您好!请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个体温,在我这边登个记,谢谢配合!”大坳村干部黄亿平对途经的人员说道。
为进一步做实做细党员下沉社区摸排工作,形成多点触发、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龟山镇广泛动员村干部、在家无职党员和志愿者,成立了一支红马甲战疫先锋队。设立垸组排查点对往来人员查验两码,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全力堵住潜在漏洞。
通过扩面覆盖、关口前移的下沉摸排,及时掌握外来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来麻返麻人员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管控。同时通过红马甲高频次的出动入户,也让疫情形势和防疫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鲜红党旗下的坚强堡垒
龟峰山高速出口不仅是景区旅游要道,也是周边乡镇乃至周边县群众出行的首选,更是疫情防控的桥头堡。
龟山镇动员精锐力量,在高速出口设置了疫情防控查验点,并针对即将到来的赏花旺季做了进一步优化布局。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作为高速卡口临时党支部书记牵头负责,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在卡口24小时带队值守。
镇政府、卫生院、派出所、公路管理站配齐人员,按时到岗到位。每天召开卡口工作晨会,重申各岗位、各环节工作要求,确保防疫政策落实到位。要求严格落实防疫政策,对龟峰山高速路口下来的车辆人员实行“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无差别查验,重点人群一律按政策落实管控。
一个岗位就是一方阵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战疫一线,龟山镇党员挺身而出,展露出了应有的作为和担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桂星、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