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冲锋在前、戮力同心,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度、速度和温度。本网特推出【战疫日记】专栏,让我们走近这些党员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战疫背后的故事。
火速集结,前往武汉金银潭
市人民医院 胡艳
4月12月18时,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突然接到医院通知:按照要求明天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参加医疗救治任务。我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上前线!
护士长连夜为大家准备出征的生活及防护物资和药品。12名赴金银潭医疗队肩负重托和使命,有党员、有宝妈,有下个月即将结婚的年轻护士……时隔两年我们又一次成为“逆行者”,前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4月13日7时30分,主任周逸和护士长郝厚银带着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我们前往金银潭医院践行,主任说:“感染科是一个团结奋进、历经考验、不畏困难的集体,科室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医院是你们强大的保障,确保带着责任去,带着平安回”。郝护士长说:“在2020年我们都参与了抗疫工作,已经历练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团队,一定要平安归来”。
四月的中华神州大地,理应是春意盎然,花团锦簇,但奥密克戎再次肆虐,领队钟兴峰是一名有着实战经验的抗疫战士,“若有战,召必回”,听说要组建医疗小分队赴金银潭医院学习,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解除患者的病痛是医学生誓言,我们会捍卫信念,也会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誓言。
下午14时,坐上医院专车,我们踏进了红区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院内一片寂静,一种压抑感扑面而来,在金银潭医院黄院长的热情接待后,我们和来自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肺科医院的医疗队一起进行了系统的院感防控培训以及穿脱防护用品操作考核,为了保证人员的“零感染,低风险”,要求穿脱防护服必须规范,不合格坚决不能上岗。
金银潭医院收治湖北省内所有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我们被分成三组,负压病房和综二病房各5名护理人员,北楼2名医生。4月14日,我带着喻小翠、李登凤、徐晨、付晶4名队友去综合二楼报道,接管综二楼的罗护士长带领我们开荒,有了2年前筹备感染楼病区的经验,我们配合护士长开始动工,封闭通道,分区布局,布置病房,准备防护用品……60张床位的病区在当天晚上20时筹备到位正式开始收治病人,24小时不到病区已收满。因为没有传递窗,每次传递物品只能我们穿好防护服人工输送,从清洁区到半污区,再从半污区到污染区,就这样“蚂蚁搬家”最后送给患者。
组长胡梦琳带着罗梅、宋红丽、许静、周引婷驻足负压病房,核酸CT值较低的患者都安置在负压病房,奥密克戎具备高传染性,负压病房的工作人员也承担着最大的风险。4月16日凌晨,胡梦琳随她的队友们穿上防护服,戴上他们的“金钟罩”——动力送风系统,为复查的患者进行核酸采集,这也是她们进入红区以来,第一次近距离为确诊患者进行高风险操作。放下心中的惶恐与不安,戴上动力送风系统,她们瞬间化身为“大胖白”,虽然行动起来有些不便,但安全有了保障,操作时就不用因害怕接触病人而蹑手蹑脚。来到病房,给患者采核酸标本时,面对患者的呛咳、喷嚏,一遍遍耐心地安抚和鼓励,患者很快便掌握了配合要点,不到1个小时将所有的标本都顺利采完。
负压病房里住着几位来自我们麻城的确诊患者,最大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从来没住过院的她,在得知麻城的领导都很关心她们时,她眼眶顿时湿润了,“您自己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多吃点,加强营养,核酸转阴了,我们就带您回家。”
还有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丈夫在麻城的隔离点隔离,一家人没了经济来源,见到家乡麻城来的医务人员,第一句话就是问:“这里住院要钱吗?如果要钱那我们住不起,我要求出院。”我们告诉她:“国家政策好,请安心养病,照顾好孩子。”
我们科室的鲍登医生作为副组长,他说: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援助的这几天里,感受和收获不少。医院领导的关心与嘱托,队友们的团结互助,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战友的心,同时也学习了不少院感防控经验。此次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非常强,肆虐了不少无辜百姓,而最让人担心的莫过于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脸上被压出“特殊印记”。他们依然无所畏惧,为患者送去光明与温暖!
“寒来暑往,时光如逝,战病毒、防院感、战高温,发扬不畏风险、连续作战的精神”,我们一直冲锋在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战而无畏,归时无恙;风起,我们逆风而来;风停,我们平安归去。有幸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守护一方平安!不负青春、不留遗憾、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