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英勇奋战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成功实现“外不漫溢、内不扩散”的目标,达到了以快制快、速战速决的总体要求。为总结我市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挖掘报道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全市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特推出【抗疫先锋】专栏,敬请关注。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有这样一对抗疫夫妻档,他们携手逆行,既是心手相牵的夫妻,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在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中,他们用双倍的坚守,演绎了使命在肩、担当实干。
4月22日下午,在开发区黄金桥社区便民采样点,居民在“尖刀班”的引导下,经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按照间隔一米的提示,有序登记、候检。
“麻烦大家有序排队,提前准备好自己的健康码,不要拥挤……”烈日下,尽管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仍能看到邵红霞两颊滑落的汗水。此刻,她正拿着小喇叭,不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距离。看到采样速度不快,她又匆忙跑到采样点入口,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信息录入。每天完成核酸采样后,邵红霞总是将检测场地的卫生打扫干净、垃圾清理后才离开。
邵红霞是市科技经信局党员干部,她已记不清连续有多少天工作在抗疫一线了。本次疫情以来,从应急先锋队到“尖刀班”,“5+2”“白加黑”成为生活常态,邵红霞和其他党员干部一起筑起护卫群众的铜墙铁壁。
虽然每天忙到很晚才回家,但邵红霞却从未感到孤单,因为她的丈夫胡正波也奋战在顺河抗疫一线。
胡正波是三医院外科医生,因顺河镇林家山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居家隔离,卫生室无人值守,胡正波被派到村卫生室上岗。
村民徐运本两年前因外伤致双下肢截瘫,长期卧床排尿不畅。4月14日凌晨2时,接到求救电话后,胡正波马上带上急救设备赶往其家中。详细地询问患者的情况后,胡正波决定对其进行膀胱造瘘术。在检查过程中,胡正波发现徐运本因长期卧床导致臀部出现褥疮,便主动做起兼职护工,每天步行半小时上门进行褥疮换药护理、膀胱冲洗等治疗。
在抗疫的战场上,邵红霞和胡正波是夫妻亦是战友,互相支持理解是他们最大的默契。
疫情发生后,邵红霞在铁路医院刚做完半月板修复手术的80岁公公,一位老党员,毅然决定出院,全力支持夫妻二人上“战场”。“有时候想起来也挺心酸的,但是相对于疫情来说,我们虽然牺牲了小家庭,但却守护了万千家庭,我觉得我们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邵红霞说。
岁月静好,他们相濡以沫;疫情当前,他们风雨同舟。常态化疫情防控还在继续,正是有这样无数个小家的无私奉献,才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铜墙铁壁,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