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亭镇位于麻城、红安、新洲三县交界处,106国道纵穿境内,日均人流量近1500人。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歧亭镇紧绷思想之弦,压实工作职责,慎终如始做好社区排查、交通卡口查验、社会面管控等重点工作,做实“12345”防疫工作法,坚决筑牢外防输入“防火墙”。
成立一套专班,在“实”字上做文章
组建镇疫情防控包保责任专班,严格落实五级防疫责任体系,每日下发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工作职责。镇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各村(社区)实地督导,包保国家干部负责牵头摸排村级人员动态信息,实时掌握最新排查工作情况,形成“包联管控”、“自主上报”的双向排查机制,切实推动疫情防控责任落地见效。
守牢两级卡口,在“严”字上动真格
结合歧亭镇实际情况,设置16个村级卡口和1个106国道镇级交通查验卡口,抽调全镇精干力量24小时值班值守,对过往车辆、人员逐一查验、核实,严格落实“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不断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对重点时段及时增派人员,创新过往人员扫码登记措施,极大减轻卡口拥堵程度。严格落实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及时将卡口重点人员登记信息推送到各村,落实精准包保管控,做好人员闭环管理,充分发挥防疫一线卡口“哨点”作用。
构建三张网络,在“准”字上下功夫
镇党委每日召开疫情防控碰头会,传达学习最新疫情防控文件会议精神,对疫情防控形势及重点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安排当前重点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责任网。
发动全镇党员干部下沉到塆组,做实“敲门行动”“扫塆行动”,构建党员联户台账,着力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编织起一张有温度、有力量的基层疫情防控网。
建立“户到组、组到村、村到镇”的三级信息排查网络,组建全覆盖的信息排查队伍,紧盯市指挥部推送的重点人员线索,及时协查处置,形成信息推送、人员管控两个闭环,确保日清日结、事不过夜。
开展四大行动,在“深”字上出真招
开展重点场所管理行动。督促镇派出所、中心学校、市场监管所、卫生院等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职尽责,对全镇重点企业、冷链物流、药店、商超、学校等地全面落实“五必措施”、把好“六个关口”,切实做好社会面管控。
开展群防群控宣传行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常态化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喇叭响起来、屏幕亮起来、横幅拉起来”,努力倡导非必要不离麻、不返麻,严控人员聚集,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开展疫苗接种攻坚行动。坚持每日下发应接种人员名单,对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亲自上门接送,镇指挥部每日通报将各村接种人数,对连续一周排名靠后的村(社区)书记进行约谈,努力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开展暗访督查问责行动。镇纪委不定期对各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暗访,及时就反馈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对工作敷衍塞责、推进不力的严肃查处,保证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落实五个到位,在“准”字上求成效
思想认识到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严阵以待、严密防控、严防死守,坚决守好麻城“南大门”,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
排查摸底到位。认真摸清各村常住人口、在外人口、国内重点地区来麻返麻人口等数据,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劝留劝返到位。针对当前“五一”假期临近,全力做好在外务工人员特别是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劝留劝返工作,对重点地区人员实行一对一包保联系,减少跨省跨市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宣传管理到位。按照上级政策严格落实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居家隔离、健康监测要求,加大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力度,突出医院、学校、商超、快递冷链等重点场所防控管理,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最大限度减少聚集性活动。
责任担当到位。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厘米”,勇担使命、全力应战,努力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胜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