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警惕!骗子已盯上中小学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因受疫情影响
学生在家里上网课学习
用电脑、手机的频率上升
部分家长对此并不在意
觉得孩子不过是上网课
“针对小学生的网络诈骗?”
“不存在的,我家孩子怎么可能会被骗呢?
他还小,又没钱!”
殊不知,孩子接触网络
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千万要当心!
已有不法分子将“黑手”
伸向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
以下都是近年中小学生上当受骗的真实案例
请广大中小学学生及家长们高度重视
提高防范,警钟长鸣!
全民反诈,你我同行!
01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案例一:2022年1月15日,放假在家的小学生刘某(11岁),用他母亲的手机上网,在一则“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提示下,进入“迷你世界福利群 ”QQ群,之后有一个昵称叫“派送员05”的陌生人加了刘某为QQ好友,并称可以免费领取“迷你世界”游戏皮肤。“派送员05”就叫刘某把他母亲的微信零钱明细截图通过QQ发给他,并声称他用微信扫二维码可以领取游戏皮肤,刘某扫码之后手机上面显示其母亲的微信异常,对方以帮刘某“解除微信异常”为由让刘某下载“链上会议”的APP软件进行联系,接着又让刘某将微信中的5300元提现到刘某的银行卡,提现成助之后,对方就叫刘某修改支付宝密码,修改完后,“派送员05”发来一个二维码,他通过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输入密码后,发现他母亲银行卡上面的8000元被对方转走,被母亲发现后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二:2021年4月24日,王某(10岁)用其母亲方某的手机玩游戏,进入一个QQ群(游戏福利群号1020892380),然后下载一款“美特号”手机APP,为了领取游戏装备和道具,王某用其母亲方某的手机,在方某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方某刷脸支付56000元,损失金额56000元。
手段揭秘:
◆第一步:骗子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出售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被害人先付款,制作各种虚假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被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
◆第二步:骗子在网上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你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通过钓鱼网站窃取你的账号和密码,让你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并盗取账号。
◆第三步:骗子以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事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麻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
当在网络游戏充值、账号买卖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会以低价充值、高价回收为由,引诱你在对方提供的虚假链接内进行交易。
切记:游戏消费要量力而行,买卖游戏币、游戏点卡,请通过正规网站操作,不要在非官方网站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一切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02冒充老师对学生家长进行诈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三:报警人何某称:有人冒充班主任在班级群(我市某中学高一某班)里收费,她被骗了1830元钱。经查:2021年9月15日12时,嫌疑人使用QQ号27818144XX潜入我市某中学高一某班家长群,冒充班主任物理老师,发布一个关于高一物理实验课程的通知,被害人何某看到该通知后,向“通知”内指定的账户转账1830元。群里已有多名家长被骗。
手段揭秘:
◆第一步:入群。骗子通过扫描家长分享的二维码,搜索群昵称或技术手段,盗取老师账号等方式,进入家长QQ、微信群。
◆第二步:潜伏。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
◆第三步:克隆。将账号改为与老师相同的头像、昵称从而冒充老师。
◆第四步:诈骗。利用老师上课或者不在线的时间差,在群内以学校收取培训费、书本费或资料费、疫情防控体检费等借口,向家长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麻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
1、请各学校各班主任认真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清除可疑人员。
2、家长务必要存有班主任的电话号码,在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在心中默念三遍:“凡是要缴费的,先打个电话确认”,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交费、转账。
3、如已被骗,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03假明星发“假福利”实施诈骗
案例四:2021年8月15日,熊某(11岁)在QQ上加了一个“明星”为好友,并进入该明星的粉丝群,“明星”在群里面说,今天马上要开直播了,群里管理员发信息:将微信零钱的截图发给QQ群管理员就可以领取相应的奖励。熊某将截图发给对方后,对方发来一段视频教程,称扫一个付款码,然后付款128.88元,付款完成后显示上不会扣钱,但是熊某按照视频流程操作后,结果实际扣了128.88元。于是熊某询问群管理员:为何扣款128.88元?对方以熊某是未成年人,导致他的账户冻结为由,要求罗某要配合他把账号解冻,需要拿父母的手机过来解冻,她在对方指引下下载“云缴费”APP并向对方发来的收款码扫码转账9999元后,对方不接电话并将熊某微信拉黑。
麻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们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
常见的诈骗方式还有伪装明星要求粉丝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小朋友们,明星哪有那个功夫,到处聊群,给你送福利啊!
麻城警方提醒
对孩子们说:
1、不要添加不明网友,不要随意加入不明群组;
2、不要单独进行网上交易、购物;
3、不要轻信“免费赠送”、“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交易一定要在官网进行;
4、不要点击陌生人的不明链接、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
对家长们说: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占比高,广大家长要注意保管好自己手机的支付密码,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比如讲述相关案例,灌输防诈观念,引导孩子注意防范。
1、不要将捆绑有银行卡、支付宝的手机交给未成年子女单独使用;
2、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未成年子女;
3、不要轻信学校会网上支付费用、捐款;
4、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做任务的就是诈骗;
5、网购声称商品有问题,办理多倍赔款的,或者声称误开会员帮你取消的,或者声称包裹遗失办理赔付的,或者要求私加个人微信、QQ处理订单的就是诈骗;
6、一切在网络上自称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用或者要求转账汇款的,请先通过电话、视频核实对方身份!
最后,家长们有时间也请放下手机,多多陪孩子学习、读书、玩耍,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一旦发现孩子被骗,请立即保留证据,报警处理。
孩子们的防骗教育不容忽视
家长们自己更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才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麻城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