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经济大盘 财政在行动】用好用活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乡村振兴添活力

稳增长、促消费、保民生,稳住经济大盘,财政部门肩负重托。今年上半年,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盯“挺进百强”目标,通过开展“思想破冰 发展突围”大讨论,全力推动“一局变三局”,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稳住经济大盘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中“走在前列、当好先锋”,为“麻城速度”注入“财政动能”。为全面展示麻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担当”,特开辟【稳住经济大盘 财政在行动】专栏,敬请关注!

乡村要振兴,振兴村级集体经济要先行。近年来,全市共有118个行政村成功申报扶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累计获得各级财政补助资金5900万元。这些资金发挥的效益如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怎么样?今天,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去探访一下。

在璞然禾枫果蔬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大片种植的板栗南瓜,别看它长相普通,吃起来却味如板栗,风味独特、口感细腻,适用于炒炸蒸各种烹调方式。

“板栗南瓜今年总共种了50亩,平均每亩大概在5000斤左右,总共产了约10万斤,主要是销往一些大城市的蔬菜市场、一些大型的平台,我们总共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左右。”麻城市璞然禾枫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祖力向记者介绍道。

2021年,鼓楼街道枫树村将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整合到乡村振兴项目中,流转土地200亩,建设高标准蔬菜塑料大棚100个,然后以招引市场主体的方式,将土地及基础设施承包给麻城市璞然禾枫果蔬种植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种植基地务工人员 杨耀田】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帮璞然公司的杨总种菜,收入是3000块钱一个月。

目前,麻城市璞然禾枫果蔬种植有限公司已在枫树村流转土地1100亩,主要从事特色果蔬种植。已成功引种特色果蔬泉水柑、软核猕猴桃、板栗南瓜、板蓝根青菜、桥头地瓜等品种。

【鼓楼街道枫树村党总支书记 梅本峰】一是每年交给村(集体)18万元左右,每年按照合同资金都到位了;二是通过大棚基地,老百姓在这个地方,每年通过流转和务工的收入可以增收5000至6000块钱左右。

在木子店镇食用菌生产基地, 记者看到大棚里连片种植的羊肚耳菌棒,在这上面结出来的羊肚耳又名珍珠菌,羊肚耳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营养价值很高,因其产量稀少一直作为宫廷贡品。

【麻城市大丰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郑济良】我们这季种了羊肚耳有10个大棚,面积大概是3亩左右,总产量1万多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20多万元。

木子店镇食用菌生产基地占地80亩,是集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科普研学为一体的产业综合示范基地。2022年,木子店镇上马石村将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扩展食用菌生产规模。

【木子店镇上马石村党支部书记 李喜东】将扩大规模承包给市场主体经营,市场主体每年向村里上交不低于5万块钱以上的承包经费。

2020年,阎家河镇桃林河村成功申报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该村将扶持资金用于新建猪舍,建成后将猪舍租赁给市场主体使用,市场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向村集体支付租金。

【阎家河镇桃林河村党支部书记 徐凯平】目前我村这个市场主体整体运转良好,近两年,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8万元。

2019年,铁门岗乡大庙岗村将新型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万元以入股方式投入到麻城市大庙岗民众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莲米种植,每年向村集体分红。

【铁门岗乡大庙岗村党委书记 罗振生】每一年产出的莲米5万多斤,产生的价值60多万,村集体的每年5万块钱及时分红到位,带动群众每年的务工收入在17至18万元,也全部到位了。(鲁海光、金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