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经济大盘 财政在行动】财政资金撬动油茶全产业链良性发展

稳增长、促消费、保民生,稳住经济大盘,财政部门肩负重托。今年上半年,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盯“挺进百强”目标,通过开展“思想破冰 发展突围”大讨论,全力推动“一局变三局”,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稳住经济大盘政策落实落地见效中“走在前列、当好先锋”,为“麻城速度”注入“财政动能”。为全面展示麻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担当”,特开辟【稳住经济大盘 财政在行动】专栏,敬请关注!

油茶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规模,也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潜力。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市财政局与市林业局、市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2020至2021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294万元,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4.64万亩;2022年,争取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2022-2025年项目23.5万亩、中央财政资金1.61亿元。同时,加大对油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在做强油茶产业链上发力,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阎家河镇凤凰山村油茶基地,基地计划完成新造油茶林1000亩、改造低产油林500亩。目前已经完成油茶新造林360亩。据了解,新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通过验收后,将会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资金。

“过去没改的老油茶林,由于时间很久,无人管护,没有市场主体,所以很多都是灌木丛生;油茶没有阳光,不开花、不结果,产量非常低,经济效益这块几乎没有。”说起改造前情况,阎家河镇凤凰山村党支部书记刘佳武直皱眉头。

福田河镇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通过两年时间,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2594亩,实现年增产10%以上,带动风簸山村121户林农年均增收51.8万元。

“现在油茶的产量上来了,质量也上来了,病虫害比以往少,到山上去采摘油茶等作业也比以前更方便了,经济效益这块比以前翻一番。”福田河镇风簸山村村民高兴地说。

通过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给予改造资金补贴,农户们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油茶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产业要发展,市场主体带动是关键。麻城市鸿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油茶加工省级龙头企业,随着油茶产量的不断增加,公司投入技改资金2000万元,将油茶籽日烘干能力从30吨提高到120吨,加工能力达到2000多吨。

“机械没有改造之前,我们的加工量比较少,所以不敢收太多,担心收购过来我们自己处理不了,那个时候我们是非常焦虑的。”回想起技改之前的情况,麻城市鸿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本娥仍然记忆犹新。

在鸿宇农业品牌创建和产能提升过程中,市财政局工作专班积极推动茶油品牌“福常椿”进入“荆楚好粮油”行列,并根据企业投入完成情况核算财政补贴资金,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因为资金的缘故,我们以前在技改上不敢大胆投入,现在有了这个资金的帮助让我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去做机械上的技术改造,从而不断扩大产能。”麻城市鸿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本娥对财政资金的支持从心底里表示感谢。

2022年,麻城市被评定为全国58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市之一。目前,相关的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项目资金已到位2014万元。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改造”落实的行动路径,我市油茶产业将迎来一片艳阳天。(鲁海光 金一民  邓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