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初心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麻城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监委、市审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面向全市举办麻城市“家风家教”征文大赛活动,麻城发布特开设【家风家教征文】专栏,刊登优秀征文作品,敬请关注!
我的家风故事
作者:李桦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对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成长起来的。
节俭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耕地为生,一直在农村生活了半个世纪。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爷爷就告诉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尽管他一字不识,但讲起道理来却条条是理。
在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吃午饭,我嫌饭菜味道不好,正准备倒掉,爷爷看到立马拦住了我,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小孩子不知道,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我们总是饿肚子,没饭吃真难受啊,饿死人啊!”爷爷最见不得别人浪费粮食,讲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他不禁流下了心酸的眼泪。我听了之后,羞愧地低下了头,含着眼泪吃光了所有的饭菜。
在他看来,这些白米饭,不仅是劳作者在炙热的阳光下用汗水一滴一滴换来的,更是他一辈子不愿离开的土地无私奉献出来的。那是老天爷对生命的恩赐,如果没有被消化,没有被吸收,没有给任何生命提供能量,那就违背了天理,这种朴素的信仰根植于爷爷的灵魂深处。
从此以后,我除了再也不敢怠慢每一粒剩饭,还不敢多乱花一分钱,而是把钱用在刀刃上,从小爷爷就教导我要养成储蓄的好习惯,他时常对我说:“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日子,不该花的钱千万不要花!”大学毕业后,我在外打拼了四年,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带着节俭的美德上路,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我懂得这就是爷爷的家风。
书籍是我们家的营养品
父亲出生在农村,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从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可是父亲天生聪慧,酷爱读书,后来通过勤奋学习,考上了中专,跳出了龙门,中专毕业后分配了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读唐诗,我坐在父亲的怀里,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静夜思》《春晓》《夜宿山寺》,虽然懵懵懂懂,但诗词的世界由此被不经意打开。后来读到小学一二年级,认识了不少字,每年的生日礼物,都是父亲给我带回来的《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等各类书籍,家里的书看完了, 就跑到少儿图书馆,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捧着书爱不释手地看,如饥似渴地追求精神充足,书香就是这么让我陶醉。
上了中学、大学,随着我的见识逐渐增长,眼界逐渐开阔,阅读能力逐渐提升,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对长篇小说和名家散文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闲暇的午后,捧着《红楼梦》《简爱》《三国演义》等中外名著细细品味,从中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和历史兴衰的深刻内涵。睡前一小时,用心欣赏着巴金、冰心、朱自清的散文,不仅让我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还培养了我的写作兴趣,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机关单位成为了一名通讯员,主要负责卫健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工作期间,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素养,我特意在网上买了《中国新闻奖作品选》这本书,里面不但有原文,还有精彩的点评,通过读这些好新闻,看看专家的精辟分析,知道了这些好新闻到底好在哪里,并把它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加以借鉴。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在黄冈市级以上各主流媒体刊发新闻精品420余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父亲对我进行的阅读启蒙,在书海中扬帆起航,不断汲取思想上、精神上的营养,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我懂得这就是父亲的家风。
善良是我们家的好风水
母亲为人善良,在我小时候她就常常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待人要宽容,从小就培养我良好的品德。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农村的亲戚来到了我们家,母亲总是热情招待,还主动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攀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有一次,母亲在交谈中得知一个表叔的老父亲身患重病,表叔表姑为了生活,一直在沿海城市务工,不能及时回家照顾老人,于是母亲就第一时间安排车辆,主动将老人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帮忙挂号、联系医生、预约床位,老人生活困难,表叔表姑那边,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母亲毫不犹豫地帮忙垫付了住院费和医药费。
老人住院期间,母亲骑着自行车帮他送餐,打扫卫生,促膝长谈拉家常,帮他缓解心理负担。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老人康复出院,连忙拉着母亲的手说:“怪不得你婆婆天天夸你孝顺呢,你对我这个老爷子都这么好啊,就像我亲闺女儿一样!”
母亲总是以帮助别人为荣,凡是替别人考虑,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只要他们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第一时间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不图任何回报;当亲友之间因一些事情而斤斤计较,她会用温暖的话语帮助他们走出矛盾的重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当公交车上看到年迈的老人没座位时,她会主动让开自己的座位,给老人提供方便……
现在,我已过了而立之年,从年幼无知的孩童变成了将为人父的青年,而且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好习惯,正在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巨大的进步,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这些谆谆教诲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我懂得这就是母亲的家风。
麻城市“家风家教”
征文大赛
一、主办单位
麻城市委宣传部
麻城市纪委监委
麻城市审计局
麻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承办单位
麻城市文化馆
麻城市作家协会
三、征文主题
以纪实的手法描写家风家教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力求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感真挚,生动感人。弘扬清廉文化,彰显正能量,讴歌真善美。
四、体裁
散文、故事、书信、杂谈(字数为3000字以内)。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
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获奖证书+作品集1本)
二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获奖证书+作品集1本)
三等奖10名(奖金各1000元+获奖证书+作品集1本)
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证书+作品集1本)
六、征文时间
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截止。
七、征文对象
面向麻城市各界人士。
八、注意事项
1、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
2、参赛稿件一律采用电子稿件投至指定邮箱,不接收任何纸质稿件。
投稿邮箱:mcswhg@163.com
联系人:金莲玉 17762653687。
3、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且未在任何报刊、网络公开发表。如有上述情况,取消参赛资格。
4、投稿格式:稿件统一采用四号宋体字排版,标题右上角须注明“家风家教” 征文字样,邮件以word格式的附件形式发送。文末附作者的真实姓名、手机号、工作单位、详细通联地址。
5、每位参赛者投稿作品不超过3篇,以第一次投稿为准。所有投稿作品,作者享有永久署名权,主办方享有使用权,使用时不另支付稿酬。
6、本活动解释权属活动主办方,凡参赛即视为同意本规定。
您的家风家教故事是什么?
不妨集结成文字
我们将提供一个宽广的平台
您的家风我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