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10月24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书记汪国兵主持召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向,市领导周斐、潘琪、田涛、吴静,市政府党组成员陈焕文、郑立新,副县级干部刘敏参加会议。

汪国兵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克服疫情和旱情的影响,全市粮食生产实现稳产增产、菊花油茶蔬菜产业实现稳步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顺利举办,重点产业链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站位、锚定目标,努力在谋大势中增优势、在抓改革中破难题、在促融合中提效能,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汪国兵要求,要强化大局思维,树立“强农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抢抓全省实施“强县工程”机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麻城农业由量变向质变飞跃,实现强县、强农与富民、惠民、安民的统一,全面加快农业强市建设进程。

要强化底线思维,实施“高标创建”。高标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作出端好“中国饭碗”的“麻城贡献”。坚持全局性谋划,高起点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进市场主体,按照“打造知名区域公共品牌、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三产融合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共同缔造示范样板”的特色定位,高质量打造鄂东粮仓核心区,争当领跑者,抢占制高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标创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围绕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探索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麻城路径”。坚持农业农村“12345”工作思路,以强县工程为抓手,聚焦“田园宋埠”“菊乡花苑”“柏举水乡”“红色小镇”“茶旅小镇”等五大核心片区,用好衔接资金,谋好基础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强化极致思维,推进“样板打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按照4A景区标准起步,按照三产融合路径,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示范推广”的步骤,树立精品意识,优化规划设计,加快打造高品质的菊花公园、油茶公园、蔬菜公园“三大样板项目”。着力推进特色基地建设、加工园区建设、农业观光建设相融合,发展集育种、种植、加工、储运、文旅、休闲、度假、康养、林下经济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要强化创新思维,实现“创新突破”。在技术研发上实现新突破。加大技术攻关,在关键链条上实现技术突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主体培育引进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招引、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在品牌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在创新革新上下功夫、在三产融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强化系统思维,落实“科学统筹”。统筹“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抓好“三农”领域各项重点工作。统筹多方力量。统筹好政府、市场、院校、社会的力量,建好“联合体”、打好“组合拳”,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统筹项目资金。统筹各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做深做细项目谋划,打造好重点片区。统筹政策资源。用好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精准滴灌,支持市场主体在关键链条、核心领域实现突破。统筹产业培育。完善以奖代补机制、项目整合机制和淘汰退出机制,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龙头主体。

与会市领导分别提出工作要求。

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汇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