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麻城人】严方安:顺势而为勤修身 乘势而上哺乡梓

图片

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们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图片


个人简介


图片


严方安,麻城木子店人,上海市亚新集团董事长、上海市麻城商会会长、上海市黄冈商会执行会长、上海市湖北商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严方安:顺势而为勤修身 乘势而上哺乡梓


图片


从走出大别山到扎根大上海,从一个山里娃到一名企业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能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廖若星辰。而严方安,一个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不仅通过读书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而且他还怀揣造福桑梓的梦想。多年来,严方安积极关心家乡建设,默默为家乡付出,捐资助学、修路挖井、同心抗疫......脚踏实地致力于家乡的慈善事业,践行着一位普通民营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图片

从遗憾退场到坦然开局

图片


人生路上,有高山也有低谷,时而平坦易行,时而崎岖难走,严方安的成长成才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还有不少“遗憾”与“错过”,但庆幸的是他比同龄人更早懂得顺势而为、安之乐之。


凭借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严方安从小就比同龄孩子表现出了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天赋。但是,贫穷是那个年代山区孩子的共同标签,于他家而言,每学期两三元的学费,是家里最大的经济负担,而学习和考试向来都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中考,严方安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麻城一中,开启高中生涯。整个高中阶段,严方安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前夕填报志愿时,他仅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家苏步青的崇拜,便毅然决然地在高考志愿征集单上写下了那个心仪已久的名字——复旦大学数学系,并且写上了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字样。而恰恰就是这个“小小的任性”,让本有机会被复旦大学录取的少年遭遇提档后退档,不仅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甚至险些“无学可上”。


但幸运的是,上天给他关上了一扇门,却也给他开了一扇窗。而他也不负众望,短暂的遗憾过后选择了坦然面对,并且重新定义了窗外的风景。


那一年,南京理工大学在湖北的生源还未招满,严方安的档案幸运地被“捡起”。大学四年,他拼尽全力在那个曾经并不热爱的机械专业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开出灿烂的花”。大学毕业后,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勤工俭学经验顺利入职上海的一家国企,这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片

从被迫选择到主动出击

图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严方安的创业之路同样经历了一波三折。严方安创业至今已有20余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次战略转型和市场低谷,直到现在的稳健运营,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图片


2002年是严方安的创业元年,此时的他已在上海的一家生产连铸机的国企里工作了整整三年,而他之所以放弃稳定的国企工作选择从零开始,竟是为了实现将自身所学用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远大抱负。原来,1999年以前我国的连铸机近乎99%依赖进口,严方安所在的国企也仅仅生产连铸机中一个小小零部件,显然这与严方安所追求的事业相去甚远。在和几个同样机械专业出身的同事深入交流后,大家一拍即合,正式创办了上海亚新连铸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走上了连铸机国产化改造之路。


图片


创业前几年,严方安的团队只能接些国外企业不愿意做的老旧机器改造项目,但他们不但没有嫌弃还格外珍惜。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勤奋钻研的干劲儿,一台台老旧机器通过国产化改造“重获新生”。一时间,来自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肯定让公司迅速打开了市场。2006年开始,严方安所在的亚新公司正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连续几年冲刺世界五百强企业林立的老静安区纳税百强榜,蝉联民营企业细分行业前三。而他本人也迎来了事业的“井喷期”,一路从工程师做到了总经理助理再到副总经理最后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他主持的项目也获得“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首台突破”荣誉称号,前后斩获多项国家专利,甚至还以个人名义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图片


然而,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2013年就是整个冶金行业的低谷期,身处其中的亚新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业绩“大跳水”。从2013年开始,严方安所在的亚新已经连续亏损了三、四年,直至2016年。此时,早年一起创业的几个股东也都到了退休年纪,眼见企业多年积累的利润正在逐步亏损,且短期内也看不到希望,他们选择了及时止损,纷纷将手中的股权变现,离开了这个奋战了十几年的“根据地”。与他们的从容退场相比,此时的严方安则显得有些被动。正值壮年的他,既没法像其他股东一样把股权变现后早早退休,又不甘心舍弃多年的专业积淀换一个全新的“赛道”从零开始,于是他选择一个人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图片


好在,命运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就在严方安带领着股权变更后的亚新,在不断萎缩的业务市场中艰难求生时,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犹如一夜春风拂来,让亚新公司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原来,一些低端落后的冶金设备需要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进行改造和提升,严方安敏锐地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主动出击,带领公司上下大干一场,不久,公司业务量便迎来了指数级增长,不仅填补了2016年的巨额亏损,而且还实现了近几年的首次盈利。也是从2017年开始,严方安领导下的亚新公司迎来了下一个高速发展期。


图片


或许是从这段曲折的创业经历中吸取了教训,2021年开始,严方安便着手布局新业务,他分别在江阴和武汉设立制造公司和设计公司,业务遍及冶金设备、新能源、智能制造、金融等领域,亚新至此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集团公司。


图片

从修身齐家到反哺乡梓

图片


严方安大学毕业后就定居在了上海,逢年过节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他始终以游子自居,觉得自己不管飞得再高、走得再远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麻城人。对于大山里的家,他有着深切的热爱和眷恋,他怀念家乡的美食美景,更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是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业越做越大、日子越过越好的时候,他总想为同在上海拼搏创业的同乡做点啥,为千里之外生他养他的家乡做点啥。


图片


作为上海麻城商会会长,严方安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探索、完善商会的建设和发展,联合专家教授、知名律师、会计师以及具有家乡情怀的在沪官员从各自专业领域为大家出谋划策。在会员企业老板眼中,他是乐观、随和、没有架子的会长,他会对所有会员企业给予同样的尊重和支持,不论企业规模大小、赚钱多少。他会应邀参加一些企业的重大活动,为企业站台发声;也会在一些企业老总遇到经营管理、长远发展等难题时慷慨“支招”。他希望通过商会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参考、借鉴、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麻城籍在沪创业者完成从“生意人”到“企业家”的华丽蜕变,在达成企业盈利目标的同时,能够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好地规避风险,实现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


图片


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物质财富只是表象,履行好社会责任才是衡量的标杆。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处在疫情核心区的武汉距离家乡麻城不过百来公里,小县城的医疗资源、抗疫物资一时间极度短缺。家乡的疫情时刻牵动着严方安的心,他每天必看电视新闻,时刻关注“麻城发布”公众号的相关信息,他人在上海,心却早已飞到了远在千里之外饱受疫情困扰的家乡麻城。身为上海市麻城商会会长的严方安身先士卒,带头捐款,他号召带领商会全体成员及在沪老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家乡的援助。仅3个月的时间,他便带领上海市麻城商会捐款捐物高达831万元。“看到家乡有难,我们心里都不好过,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当他的善行义举被人称赞时,严方安总是选择一笔带过,彷佛他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面面表达谢意的锦旗,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一块块满载荣誉的奖牌,一次次不计得失的奉献;一本本饱经沧桑的证书,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无不见证着严方安的公益情怀与企业担当。他用自己不变的初心、不懈的坚持扛起民营企业家的使命和担当,展现一位优秀企业家的典范和风采。“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若风光勿忘恩”,严方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商义东、袁朝高、鲁海光、刘小琴、吴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