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停靠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宣告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圆满完成任务。
2024年是我国极地科考40周年。从被《南极条约》大会“请”出场外喝咖啡,到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再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40年来,中国正一步步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
从1984年首次中国南极考察开始,武汉大学先后选派180多人次参加中国39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6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
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闻联合武汉大学策划推出系列报道《40年,向南极》,讲述武汉大学历届极地科考队员们的故事。今天推出第一篇《庞小平:用地图揭开通往极地的神秘面纱》。
看到第40次南极科考队顺利回国,满载而归,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庞小平深感欣慰。她曾参与中国第18次南极科考、2012年北极科考,设计并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形图、第一本《南北极地图集》。在极地科考是种怎样的体验?一张张地形图、一本本地图集是如何诞生的?她向长江云新闻记者讲述了这段二十年前的故事。
带上“小房子”远征南极
庞小平教授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极地资料书
近日,长江云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一间几平米的办公室内,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地图集、地名丛书和地理资料书,还有一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模型。两幅悬挂在墙上的南北极地图格外引人瞩目。庞小平教授微笑地解释道:“这是南极洲、北极地区的全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南北极区域的地理景观和考察站点分布情况等。”
说起极地科考的故事,庞小平教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2001年,庞小平作为中国第1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出征南极,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这是中国当时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第一次去南极,她就带上了一个几平米的“小房子”,用作她的小工作室。
庞小平教授带上“小房子”远征南极
这是因为以前的南极科考,都是把GPS接收机放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不利于观测和研究,同时仪器寿命很受影响。
这间“小房子”是由实木板、特制钢及耐低温玻璃等制成的观测房,高2.2米,面积2.5平方米,主要用来放置GPS接收机。“小房子”在武汉做好后,直接空运到了上海。“我把设备都放进去,接收数据、导出数据、处理数据都在这个小房子里操作。”庞小平向记者介绍道。
庞小平驻扎在长城站,活动范围在菲尔德斯半岛方圆三四十平方公里内,由于每天的测绘内容多,工作地点不定,她索性就把这个“小房子”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办公室,这样一来,一边实地测数据,一边就能实时接收信息,既方便又高效。
武汉大学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庞小平教授
与冰雪为伴 徒步雪地三十公里
在极地,到处都是冰雪覆盖。尽管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每天早上七八点,庞小平就带上干粮就出发了。冰天雪地里,徒步行走三四十公里,成了家常便饭。为了精准测量地形地貌,菲尔德斯半岛上几乎处处都留下了她行走的足迹。实地测量数据、整理资料写成论文、同队员们一起建房子……这些点滴构成了她极地生活的日常。“每天的任务多而且繁杂,经常出去就是一整天,到夜里才回来。”
二十年前的南极,人力、物力都是极度紧张的,因此,每一位科考队员都得是全能手,什么都要会一点,一旦缺人就得顶上。平日里忙完工作后,庞小平就会做做日常的站务、在厨房里帮厨、同队员们一起建房子……
“在这里大家都一样,没有纯搞科研这一说,到了站上,安排你上就得上。”庞小平说。
在向这片未经开拓的冰原挺进的路上,科考队员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危机四伏:经过“风吹雪垄”地段,由于冰面高低不平,稍有不慎,就会有翻车的危险;遇到暴雪天气时,到处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只有几米,根本无法前行;还有潜伏在冰盖上的冰缝,谁也不知道向前迈出的一脚是否安全,步履维艰。
庞小平教授在长城站执行科考任务
八块钱一分钟的国际电话
一个月给家里打一次
漫长的黑夜、彻骨的低温、空寂的雪地、稀少的物种……不仅是严苛的自然环境,还有极端条件对人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二十年前,极地生活并没有现在这么便利,要想和国内联系,只能到智利站打八块钱一分钟的电话,光是从长城站走到智利站,就得一个小时。庞小平说,与现在相比,那个时候科考站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工作上的辛苦却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煎熬,很难克服。“心里空落落的,几乎与外界隔绝。我儿子那时才八九岁,一个月给他打一次电话,每次他都会问我,妈妈怎么这么久才给我打电话?在南极累不累?什么时候回来?”回忆起与儿子通话的过程,庞小平眼里满是愧疚。
经过半年的极地科考工作,庞小平完成了国际GPS联测,长城站站区地图的更新,把站区内的地形变化、新增建筑、细小地物等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更新了地图要素,圆满完成了2002年的考察任务,如期返程。回到家时,儿子的一个举动让她至今印象深刻。“他在9张复印纸上写了‘欢迎妈妈从南极回来’9个字,整齐摆在我们家门口,我一推门进来就看到了,当时还挺欣慰的。”
中国首张南极内陆实测地形图 湖北造!
提到我国南极地图的起源,庞小平回忆起她的导师——极地测绘的开拓者鄂栋臣。1984年,鄂栋臣参与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站区选址和地形测绘;次年2月,测绘完成了我国第一幅手绘南极地形图。2000年,他带领团队率先完成格罗夫山核心地区1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这张图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张南极内陆冰盖人工实测的精确地形图。
鄂栋臣教授(中)在南极
师从鄂栋臣期间,除了极地科考外,庞小平经常跟着老师奔波于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参加学术交流、到访各个测绘专业机构、高校、业务管理部门等。经常早晨六点起床赶飞机,当晚又赶凌晨一两点钟的红眼航班返程,即便那个时候她只有三十几岁,身体上也时常感觉吃不消,尽管如此,她也没有放弃。“那时鄂老师都七十多岁了,他还在这条路上奔跑,我当然也不能放弃。”
中国第一本《南北极地图集》
一路向极地,勇闯“无人区”,鄂栋臣、庞小平等一代又一代中国极地科考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极地大地,绘制出了世界首张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形图、中国第一本南北极地图集……2010年,《南北极地图集》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南北极自然地理环境与我国南北极测绘科学考察成果的地图集,对我国南北极测绘的各类地图成果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概括与整理,并收集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综合反映了25年来我国南北极测绘的历史与科学研究成果。图集突出反映了极地特有的区域地理特点和现象,汇集了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影像地图共70余幅,图片约150张。
十年后出征北极 在冰川之巅探索自然
距离参加南极科考过去十年后,2012年,45岁的庞小平又受命前往北极,执行山地冰川监测、遥感光谱观测等任务。
回想起在北极科学考察的经历,庞小平记忆犹新,每天,她和队员们背着仪器设备上冰川,乘坐橡皮艇上岸后,徒步走到冰川末端还得两三个小时。“当时我也不年轻了,一路上不是翻越石块路就是深陷冰雪沼泽,走得比较吃力,仪器也没怎么让我背,设备都是年轻队员帮忙背着的。”
庞小平教授在北极执行山地冰川运动监测任务
2012年北极考察时正值秋季,气温并不是很低,但正因如此,在行进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冰川融化的情况,险象丛生。她和队员爬上去,又滚下来,再爬上去,再滚下来,摔跤、滑倒是再常见不过的事,经常为了避开冰缝,要多走几公里的冰面路。
为了安全行进,穿越冰川、雪原、上升的雪坡和覆冰的岩石时,科考队员往往会穿上冰爪,以此来提高攀冰过程中冰雪上的机动性。有一次,庞小平把冰爪落在了冰川上,第二天想着再去原地拿回来时,已经被大风吹不见了,大家伙赶紧到处去找,因为没有冰爪,意味着上下冰川都非常艰难。“有时从这边到另一边就一步之遥,中间有个冰缝就跨不过去,没有工具就更难跨过去,甚至随时有掉进冰缝的危险。”
尽管只在北极待了一个月,回忆起来,庞小平觉得这段经历比她在南极那半年还要深刻。
地图测绘到哪里 象征着国家权益就延伸到哪里
地处“世界之极”的南极,风雪凛冽,冰原密布,自然环境恶劣。作为人类最后一个发现并抵达的陆地,南极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大“无人区”,更是大国科研博弈中的必争之地。
庞小平教授参与设计和编制极地地图集
“测绘人的地图测到哪里,象征着祖国的权益就延伸到哪里。”庞小平说,这是鄂老师常常向学生们提起的一句话。在鄂栋臣的影响和教诲下,今年57岁的庞小平带领团队仍然奋战在极地测绘遥感与制图领域的第一线。最近,她与团队正在收集与整理极地测绘40年来的基础地理图、环境与资源专题地图以及战略地图等方面的最新资料,为编制第二版南北极地图集做准备。“我们希望大众能够加深对两极的认知,中小比例尺地图能尽量把极地区域全覆盖,尤其是国家重点考察区域需要大比例尺地图,还有未来可能建站的区域。极地科考,测绘先行,希望能够更多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资料,为国家极地战略规划、极地考察站建设和多学科极地科考提供支撑和地理参考,用地图揭开通往极地的神秘面纱。”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宇 张益恒 周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