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峰山景区坐落于麻城市东部,与武汉市区相隔不到120公里,距麻城市区仅27公里,其交通区位优势极为明显,地处武汉、郑州、合肥三大省会城市的地理中心,景区周边建有5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游客前往武汉天河机场仅需1小时,抵达南京也只需2.5小时,到上海不过4.5小时,即便到北京也仅需6小时。
近年来,麻城市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从体制机制创新、文旅资源整合、景区品质提升、文化内涵挖掘等多方面发力,使得景区资源更加集中,设施功能更加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发展质效不断提高,由此带动就业创业,居民收入明显增长,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攀升,龟峰山景区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麻城被纳入大别山地区的七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行列,是其中唯一的县级市。在36个县市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中,麻城凭借庞大的人口规模、广阔的版图面积、显著的比较优势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名列前茅,成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关键力量。麻城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周边县市产生了深远的辐射带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麻城在大别山地区率先实现了“撤县建市”的历史性跨越。在《湖北省域战略规划》中,麻城更是被赋予了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
如今,麻城正积极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的战略,着力在文旅资源整合、枢纽功能发挥等方面提升开放水平,充分带动大别山毗邻地区更好地融入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共同迈向同步振兴、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麻城是大别山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麻城处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3支红军主力部队的诞生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发生地,有7.6万人参加红军,14.3万儿女为革命英勇捐躯,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49位共和国将军,麻城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是响彻大江南北的旅游名片,“全新龟峰山 四季皆好玩”是龟峰山景区向广大游客发出的盛情邀约。
春暖花开 杜鹃倾城
杜鹃花海,是大别山上最美红飘带,是北纬30度最激荡人心的红色花海。2010年4月25日,国际杜鹃花专家研讨会在麻城龟峰山召开,7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参加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麻城杜鹃花分布最集中、林分结构最纯、种群面积最大、树龄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株型最优美、景观最壮丽。
一花独放 源远流长
龟峰山景区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沉淀。酷似一只翘首问天的万年巨龟,堪称世界地质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龟”。景区内现有30多处景点,“神龟吞日”的神话将历史带进洪荒远古,“柏举之战”则将春秋吴越争烽火弹指一挥之间。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佳作名篇。
繁花似锦 欣欣向荣
按照“打造一处景区、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充分发挥景区带动就业优势,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共享景区发展红利。新建沪蓉高速龟峰山支线、国际运动龟谷、1288观光塔、玻璃栈道、龟拉达、光速龟索、龟峰漫步、龟峰山滑雪场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景区环境整治、完善消防管网。打造险刀峰户外运动区、龟峰峡休闲游览区、杜鹃花海核心观赏区、龟首地质文化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区域,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登高、冬滑雪四季旅游产品。同时,龟峰山景区将周边村落和山水田园相结合,带动沿线数百家农家乐、民宿和地标特产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和创业项目上千个。
围绕“东坡三宝”,结合“赏花、康养、休闲、文创”等元素,举行龟峰山文创设计大赛,举办杜鹃文化旅游节、登山吊锅美食节、音乐帐篷节等常设节会,展现麻城缤纷多彩的旅游文化。入驻近百家各地风味小吃、几十余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饮食店、文旅业态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富了景区业态、完善了景区配套服务。据统计,景区内各类酒店、客栈、民宿近300家,床位近7000张。龟峰山景区已成为麻城市创新创业的“磁场”。
花花世界 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