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各地各单位闻令而动勇作为
筑牢战疫阵地
凝聚战疫合力
成为麻城安全的“守护者”
他们当中有父子
有夫妻
用自己的平凡而伟大
践行着永不言悔的初心与使命
来看一位女儿写给
抗疫一线父母的心里话
4月10日大早,我一觉醒来,准备去排队做核酸检测,一打开手机,消息一条接着一条弹出,“4月9日麻城市对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2人系4月9日外地报告的阳性病例密切接触者。”我的心顿时紧张起来。爸爸妈妈又要没日没夜的忙起来了……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我深爱着爸爸,甚至我有时埋怨爸爸为什么要当医生,并且要当一名基层卫生院副院长?我更心疼妈妈,一个要强的女人,“刀子嘴豆腐心”,有时为了将工作做得精致完美,常常加班加点也乐在其中。
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袁永光,我的爸爸,龙池桥街道卫生院副院长,共产党员,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2020年被授予麻城市“优秀医师”光荣称号。
胡新花,我的妈妈,龙池桥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干部,共产党员,这次疫情受命驻守医学隔离观察点。
从9号夜晚开始,我爸爸负责组织和调配医务人员对城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3次奔赴顺河镇重灾区、1次带领医务人员前往人口密集、外地人员多的麻城石材产业园采样,因为人员紧缺,一个医生差不多想分成三个人用,听其他医生阿姨说,我爸爸已经几个晚上都没有合眼了,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爸爸既是指挥者又是战斗员,他就是那个“大白”,每次穿着防护服不能吃不能喝,一坚持就是5个多小时闷热的煎熬,我开始心痛爸爸了,多么希望这疫情快快过去啊!
4月11日,舅舅和舅妈带着两位妹妹都在学校进行封闭管理,只留80多岁的外婆独居在家,妈妈爽快地答应舅舅每天下班就会回家照顾外婆。但是,她食言了,单位电话来了,通知她去一个医学隔离观察点负责,她二话没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赶忙回到家草草地收拾了行李直奔战场,那晚一共收到42名次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安排好他们的入住后,已是凌晨4点多,小眯一会儿,凌晨5点又继续开始新一天的战斗。
我是自小也被爷爷奶奶宠惯了,平时就是那种有点小矫情的女孩,习惯针尖大点小事就得跟妈妈叨叨半天,这些天我也变得乖巧起来,没有给他们打电话了,都不敢打扰他们了……
4月13日,是我爸的生日,一大早,我打电话祝福爸生日快乐的时候,爸爸已经在去麻城石材产业园采样的路上了。
“生日快乐,袁医生辛苦了,祝你健康!”妈妈一边工作一边抽空给爸爸发生日祝福。
“紫外线消了毒就不担心了,你也注意安全!”这是她们第二天的聊天记录。
“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这便是爸爸和妈妈给我最大精神力量。
从11号晚上开始,妈妈一直据守在重点人员隔离点,尽管他们两人都没能见面,只要有一点空隙时间也会在微信上鼓励着对方,给对方加油打气。我感受到了那种爱里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而今,麻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全市“动态清零”的决定性胜利。在这共抗疫情至今近半月的时光里,从爸爸妈妈跟我讲述的抗疫故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爸爸妈妈之间那种“双向奔赴”的坚定和“并肩作战”的深情。
是啊,疫情当前,使命在肩,在这条艰苦抗疫的路上,爸爸妈妈互相牵挂,彼此鼓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我也深深懂得: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分明是许许多多像我爸妈那样有使命感叔叔阿姨的负重前行。我也明白,人生没有太多诗和远方,有的是“舍小家,顾大家”奋力拼搏的付出。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爸爸妈妈就是我的榜样,我要不负韶华,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掌握过硬的本领,为将来走向社会更好服务人民,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你们的女儿:袁子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