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麻城市在对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疫情警报在凌晨拉响。疫情当头,党和群众最需要的时刻,麻城红会人以站得出、顶得上、靠得住、担得起的拼搏进取精神,奋力在全市疫情防控和挺进百强中贡献红十字力量。他们让“人道 博爱 奉献”红十字精神在疫情防控一线弘扬!
闻令而动 火速到岗领责
4月10日凌晨,市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在工作群进行紧急动员和任务分工后,全体干部职工在半小时内集结到岗。
天蒙蒙亮,市红十字会干部职工已在徐家山网格的孝感乡新区、师范小区和3个分散居民区落实防控任务,他们拉起临时封闭线,通过微信群和“扫楼敲门”等方式逐户通知居民暂缓外出,等候进行核酸检测。搭建帐篷、划定采集点,联系医生、引导排队、下载健康码、核对统计信息等,综合运用“大排查+大脚板+大喇叭”方法,采样现场忙而不乱,秩序井然。
全员行动 一线参与防控
党组是堡垒,党员是旗帜,特殊时期,扛起特殊责任。从党组书记到普通党员,每天要接听和拨打几十个电话,微信联系不计其数,确保及时执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对接接收和捐赠款物,筹划志愿活动,编写《抗疫简报》等,每天连续工作16小时以上。
党员先锋队员线下“敲门”“扫楼”,信息排查“户户到人人清”,线上在党员联户群宣传最新防控政策;严格对值守小区进出人员查验“六必”,以最严的防控措施织牢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用“先锋红”守护居民的“健康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陈玉平、李进阳是市红十字会两名女干部,她们舍下家中幼子,坚持卡口值守和业务工作两不误,每天编发疫情防控宣传稿,连续推出专题《抗疫简报》九期,其中被省级、黄冈市转载我市红十字会抗疫报道5篇。
徐家山网格居民239户,704人,党员洪洲负责该网格核酸采样和捐赠物资发放。他和市红十字会干部是现场测温扫码的“守门员”,维护秩序的“引导员”,统计核对的“信息员”,解疑答惑的“宣传员”。徐家山网格两次全员核酸采集不漏一户一人,在家人员采集率100%。
积极发动 广泛募集物资
暖心的关怀牵动你我,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市红十字会向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发出抗疫募捐倡议后,4月14日,麻城籍爱心人士程晗和广东星艺装饰麻城公司捐赠的两批生活物资接收到位,黄冈市红十字会支援的大米、帐篷等物资调拨到位。从办完接收、物资装车、办通行证、送到顺河镇、卸货清点、捐赠交接等仅用时3小时,在战疫一线跑出了红会人“加速度”。
随后的十余天,深圳市湖北麻城商会和湖北泽明建设公司的爱心捐款分别到账;麻城市顶针科技捐赠的百万只口罩和免洗手消凝胶;麻城石材协会、麻城企业联合会、湖北轩华俊宸建设公司、肖进堂口腔诊所、美宜佳超市等爱心企业捐赠的物资接收到位,均在第一时间送往顺河镇及其部分封闭区、管控区村和全市各一线防控单位。
一笔捐赠一份温暖,一颗爱心一份感动。截至4月26日,市红十字会接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款物共18批次,合计金额1767906.22元,所有款物依照捐赠方意愿和实际需要及时捐赠发放到防控一线,确保公开公正,账清事结。
志愿联动 弘扬奉献精神
有一种勇敢,叫“疫”往无前。一批批捐赠物资接收后必须第一时间送到顺河镇和划定的封闭区、管控区。2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自带车辆去防控一线送物资达10余批次,搬货卸货,细致清点。
有一种精神,叫“随叫随到”。无论是清晨、深夜还是雨天 ,红十字志愿者在接到招募通知后的半小时内集结赶到。在文化小镇、麻城广场等四个便民核酸检测点向群众发放中药预防汤剂280升,1600余名市民有序排队饮用。
有一种感动叫“干就完了”。“4.09”疫情期间,一大批红十字志愿者们,放下在家上网课的孩子,放下手头正忙的生意,出车出力,不辞辛苦,不计报酬,毫无怨言。那群身着红十字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都是阻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