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展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讲好乡村振兴故事,麻城发布开设专栏《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建设进行时》,敬请关注!
初夏时节,走在三河口镇马王河村蛇山脚下,暖阳和煦,微风清凉,不觉怡然自若,神清气爽。
拐过一道山弯,忽见凉棚排排,整齐有序;厂房座座,依山傍水;人群三五,忙忙碌碌……好景致,不禁让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
沙丘变厂房,旧貌换新颜!
光鲜的背后,凝聚着马王河村村“两委”全力配合镇党委、政府招商引企的汗水,浸染着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说服群众流转土地的滴滴辛酸,折射着村干部服务落户企业、联系协调村民就近务工的无限辛劳。
理思路依势而动
马王河村是三河口镇一个版图面积不大、人口较少的“麻雀”小村,该村有8个自然塆8个村民小组284户1137人。
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怎样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该村村“两委”考虑的首要事项。
通过深入调查,村“两委”仔细梳理分析,发现马王河村虽有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优势,但村小、外来资源少,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为主,收入来源单一,村组之间闲置荒坡荒地较多。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返乡劳力不能外出,都有强烈的就近就业意愿。
2021年,三河口镇精准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农业项目,得知招引项目库里,湖北童河有在三河口建甲鱼养殖基地的意愿,村党支部书记丁平文第一时间对接该镇负责招商的同志,经多方协商,湖北童河金甲养殖有限公司决定落户马王河村。
2021年7月20日上午9:00,3台大型挖掘机同时在马王河村蛇山脚下开挖,标志着湖北童河金甲养殖有限公司落户马王河村。
抓经济借力而行
然而,马王河村蛇山脚下的闲置沙滩地并非村级所有,地块涉及3个村民小组126户村民。
为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村干部分片包组包户,一家一家登门,一个一个打电话,说思路、讲道理、谈规划,3天时间,所有村民都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基地建设正式开工了,沿途修路、拉货免不了与其他村民有纠纷。压了几棵青苗,损了几棵果树,动了几块石头,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了丁平文每天的大事。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丁平文总是耐心解释,细心做工作,真心帮助解决问题。
慢慢地,村民意见少了,群众支持力度大起来。不到1年时间,湖北童河金甲养殖有限公司雏形已现,规模初具。
湖北童河金甲养殖有限公司是三河口镇为兴产业、稳经济通过招商引入的一家水产养殖大户。公司拟投资1.2亿元,在该镇马王河村蛇山脚、碧绿河水渠边租用低洼荒地800亩,专业养殖甲鱼。
公司项目全部建成后,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当地村民就近就便就业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将逐步完善三河农业尤其是现代养殖产业体系和功能配置,提增农业产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能力。
截至目前,基地每天至少有40名村民务工,小工每天110元,大工每天200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丁大义、丁大富两名大工已在基地务工180个,收入36000元。
企业落户有效带动6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岗就业,土地流转费收入近20万元,还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谋发展乘势而为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不仅改善了村民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引企入村真的方便了村民。非常感谢政府办了件大实事。”在基地粉刷墙面的泥瓦匠丁大富高兴地说。
看到家门口有务工机会,很多因疫情没有外出的村民,索性在家不走了。
为切实保障村民在家务工收入不受影响,村“两委”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让村民有事做有钱赚,真正做到在家收入不减。还鼓励村民发展油茶、板栗,种植艾草、野菊花等中药材。
一年来,该村争取项目资金,投资30万元改造三合塆大塘1口,投资20万元改建赶鱼咀门口塘1口。争取支持提档升级周家塆入组公路1.4公里,改建当家塘3口,建护栏370米,改老路600米,建周上塆突发事件应急避险救援广场1000平方米。配合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村庄环境整治,拆除周上塆、周下塆猪圈、牛栏、旱厕57间。拆除赶鱼咀塆有安全隐患的空心房、闲置房、柴房、旱厕、猪圈等63间。
谈及马王河村未来发展,丁平文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该村将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联系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兴业,做优营商环境,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服务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抓好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改善村容村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
如今,引企入村给马王河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拓宽了老百姓的致富路,让村民打工再也不用离乡背井。件件实事好事得到村民大力称赞。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企业走进农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让美丽乡村更美丽。(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