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人社局下沉党员沈英
“爹爹,来得可够早,身份证带了吧?”“大姐,您孙女今天怎么样?药还够吃吗?”在小区核酸采样点,戴着红袖章的沈英一声声问候着排队的居民,就像亲热的邻居,谁知道身为社保局办公室主任的她几天前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呢。
维护采样点秩序、协助老人打开健康码、上门扫楼摸排、卡口值守……疫情发生以来小区里遍布她的足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都是她心上的事。沈英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几月几号、哪几栋、多少户多少人、哪个腿脚不便的老人、哪个亟需药品的幼儿……接着是一趟趟上门、一次次代买、一句句问候,沈英就这样成了居民的“老熟人”。多日来,她步行“扫楼”38栋次,与同事共同协助核酸采样9000多人次,日均上门摸排1100余人。
每当卡口夜班值守缺人时,她就第一个站出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十来天下来,她成了闸门口把关的“老面孔”。同事看沈英承担任务最多,出勤次数最频繁,眼里红血丝清晰可见,就劝她适当歇歇,她却让大家放心:“社保局女同志较多,还有刚当妈妈的,尽量让她们晚上回去看护孩子。”
有17年党龄的沈英面对工作需要时总是这句话:“我是党员我先上!”抗疫一线,与群众共进退、与“战友”同守望的沈英,正是同心抗疫,守护平安的人社局志愿者群体的写照。
中国电信麻城分公司“女强人”姚保华筑牢防疫“长城”
“同志们,卡口值守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洗手……”这是中国电信麻城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姚保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连日来,姚保华按分公司党委统一调度,组织34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共建南湖街道关厢社区,投入到凤凰窝网格、广电网格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姚保华根据社区工作安排,结合网格疫情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下沉党员24小时一线值守、核酸采集、入户摸排等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防线。
姚保华在一线,每项工作都认真安排、抓好落实。每天白天,她和大家一样穿着红马甲坚守网格卡口,坚持逢人必问、逢人必查,碰到有困难的群众时,她会耐心询问、做好登记并联系社区干部帮助。晚上,她还要协同社区检查组对值守情况进行检查。每天18个小时以上的高负荷工作,让她双眼早就密布血丝,喉咙沙哑。
“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无论是在核酸采样的执勤点位,还是在防控卡点,或是居民小区,或是工作琐碎繁杂的后勤岗位,她都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与其一道参与防控的党员干部说道。
暖心战“疫”!乘马岗镇为“孕妈妈”护航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乘马岗镇前线指挥部高度重视高龄孤寡老人、五保、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和生命安全,“孕妈妈”作为其中的一类特殊群体,被重点关注、特殊对待。
“凌主席,我肚子有点痛。”正在下村入户采集核酸的王富村妇联主席凌情霞接到了孕妇谢某某的电话后,来不及多想,迅速跟村书记反应,并上报镇指挥部,镇村果断处置,迅速打电话联系120,开通送诊“绿色通道”。后来,得知谢某某顺利进行剖腹产,母子平安,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11月9日上午,上马石村妇联主席曾凡洁到镇指挥部报告,“我们村孕妇江某某是弱智,其丈夫是残疾,申请将其丈夫和婆婆两人一起带着去陪护”,镇指挥部考虑情况特殊,开具了证明,由村里负责安排车辆点对点送去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待产。次日下午,镇妇联接到曾凡洁信息:江某某生了个女孩,家属都很高兴。
考虑到特殊时期,乘马岗镇妇联牵头摸排各村预产期在半个月以内的孕妇,提前上门、提前包保、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万无一失;还看望孕妇,为她们送去了面条、鸡蛋等物资,劝导孕妇提前去医院准备待产。
同心抗疫 爱心助农
11月12日,湖北飞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向麻城市红十字会捐赠本地采购的价值万余元的蔬菜。
湖北飞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石月明在张家畈镇采购蔬菜,由农户采摘打包,再由公司运往城区,由麻城市红十字会联系三办一区发放到各相关社区,既帮助农民增收,又助力城区物资供应,同心抗疫,爱心助农。(周文韬 梁辉)
特殊时期买药不用愁
购药志愿服务暖民心
为解决静态管理下,居民足不出户,慢性病人、急症、重症等特殊人群购药难题。连日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措施,想方设法解决群众“购药难”问题,组建购药微信群,线上线下对接320家药店、26家医院,发起爱心接力,为居民及时保供救急药品。
11月5日晚8点,乘马岗监管所宋胜发紧急电话联系,许家河村一位肝硬化患者急用一种特需药“思美泰”,市场监管局药品监管股颜远潮当即在微信群发布寻药信息,某药店乔先生发来消息称可以提供该药,6日早上颜远潮将患者所需药品送到卡口与乘马岗镇志愿者交接,很快药品就送达患者手中,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11月8日,身在外地的市民涂先生心急如焚致电市民热线12345求助,称由于他在外地工作,家在麻城的母亲身患肝炎,需要长期服用一种抗病毒的新药,以前他都是在外地购药并快递回家,疫情期间快递行业暂停了投送业务,而他母亲的药刚好用完了,可能马上断药。收到这一消息,药品监管股联系全市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店负责人全城寻药,最终找到一种经医生确认,与其长期服用药品作用相同的药物,他们利用工作间隙绕城一圈代为购买后送至玫瑰湾小区涂先生母亲家中。用药接上了,涂先生和他的母亲感激不已。
11月11日,我市某隔离点一名高血压患者突感头晕目眩,驻点医生诊断其血压过高,急需对症的降压药,隔离点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迅速按医生处方配齐降压药。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人员急赴药店取药并直接送至隔离点,前后6分钟,药品就到了患者手中,服用后患者病情平稳,值班医生说“你们救急速度一流!”
疫情期间,市场监管部门除了不断强化保供药店隔断经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药械购进、储存、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管,更给予特殊人群、购药群众温情服务。截至目前,通过多途径收集居民购药需求50余条,为有需求群众送药上门27次。(彭晓英 颜远潮 黄建斌)
走访慰问特困老人,浓浓关爱暖人心
特困供养人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社会帮助关爱的一类人。11月11日,顺河镇社工站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走访慰问分散特困供养老人。
走访顺河镇大松树林村陈省伍的特困供养杜仙娥老人时,老人说:“我在9月23日腰部扭伤,在麻城市中医医院做了手术,10月1日出院,目前还是行动不便。花费了4万多元费用都是政府解决的。在解决生活物质问题的同时,还在疫情特殊时期安排工作人员前来关心近况,心里万分感激!”社工叮嘱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并通知左邻右舍要时刻给予老人帮助。并预留了电话给老人,以后时刻关注老人的恢复情况,让老人遇到困难,及时联系社区并给予协助。
走访顺河镇枣树林村苏家院的苏开天老人时,得知老人的右眼看东西模糊不清已有九天,因疫情期无法到麻城铁路医院看病,手机因按键坏了,无法拨打电话联系医院司机。社工立即帮老人联系了铁路医院司机,通知医院司机解封后来接老人前往治疗。通过走访活动,既让特困人员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又让特困人员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又精确掌握了他们的生活保障情况,提升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深入“疫”线显担当 热情服务暖民心
10月31日上午,麻城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带领14人的队伍进驻乘马岗镇小寨村,经过两天一夜的奋战,协助村委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人员摸排、信息登记,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工作安排井然有序。11月1日,小寨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鉴于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临时调度,抽调11人前往江树村,留下3名90后的队伍,迅速组成“先锋队”。在队长姚传升的带领下,他们坚守在小寨村,用稚嫩的肩膀,护卫老区百姓的平安。
在大部队调离后,由先锋队带队,进一步对村28个村民小组115个自然垸进行了再次摸排,充分发动组长、党员、志愿者等力量,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全面摸排走访,详细记录相关信息。经过梳理汇总,确定了五类重点人员120人,安排专人密切关注,跟踪监测体温,及时记录归档并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自10月30日开始至11月8日,累计全村全员核酸检测达8次。每次的核酸采集任务下达后,全体队员一起,带上医护人员深入村组,遇到行动不便的人群,队员们带领医护人员上门采集。回村后,与村干部一起搬运蔬菜,代购物资。村里有些高龄、孤寡、五保、行动不便等群体,工作队员每天都要去敲敲门,了解他们有哪些难处,并一一予以解决。
市水利和湖泊局:敲门行动筑防线 入户服务“扫”阴霾
“入户摸排结束了,这边还有几位老人需要上门采集,还有这一家3口没赶上采集时间,麻烦社区联系一下医生让他们等一等。”“我这边有一家老人的腿脚不好,也需要上门!”11点的社区,入户摸排归来的志愿者们纷纷报告结果,将他们收集到的未采集人员的信息和居民其他的生活需求告知社区。
每天的核酸检测之后,市水利和湖泊局党员应急先锋队的队员们便分成小组,领取各自的任务:巡逻组走街串巷到各个网格,用喇叭提醒动员还未采集核酸的群众迅速下楼采集;扫楼组每个人手持明细表挨家挨户敲门入户,排查是否存在漏采忘采的情况,记录各家生活所需;社区工作组则是不断与社区协调沟通,收集汇总入户摸排组搜集的信息,形成名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上门补采。
到了下午,巡逻队的队员们又担任“搬运工”的工作,为社区辖区群众送去他们的生活所需。通过入户摸清信息,集中购买,再由社区分类,由志愿者“送货上门”,这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所需,也能使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就这样,在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地细心耐心工作与服务之下,干群之间的连心桥逐渐被搭建起来,共同构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麻城烟草:点滴力量,“疫”路同心
“志愿者要做的主要是解决问题,看到问题就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上门排查过程中,麻城烟草的志愿者王颖发现盲人按摩店独居的朱老板,由于下楼困难,不知如何做检测,便立刻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商议能否让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样本,但关键时期医护人员人手紧缺,社区建议让他自行下楼采集。王颖二话没说,牵着导盲杖将朱老板小心带至核酸检测点,帮助他完成手机信息录入操作,待完成核酸采样又将其送回家中。
在一次上门收集次密接人员需求中,志愿者熊鸣听到隔离人员的房内传出吵架的男声:“叫你不要乱跑、不要乱跑,害得我们只能在家呆着,班都上不成!”女声也大声喊道:“家里柴米油盐不要买啊,况且我出门都戴了口罩的”……
听到这里,熊鸣隔着门,认真倾听他们的负面情绪与感受,很自然的跟门内的小夫妻聊起天来:“小两口也别吵了,我听出来,谁都没错,特殊时期,生活方式暂时改变,是为了更快地回归正轨……我老婆天天给人采核酸,好不容易休息了,也被隔离了,我已经半个月没见到她了……”听到这儿,门内沉默了。
熊鸣再问他们的需求时,小两口异口同声地说:“没啥,我们好好居家,不给大家伙添乱。”看似不经意的聊天,是志愿者们贴近群众、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
与群众相关的点滴小事儿,麻城烟草的党员和志愿者们都用心用情做细做实,在这场勠力同心的战“疫”中,以初心为光,照亮抗疫之路,也温暖这个初冬的城市。(戴蕾)
国药控股:群策群力保供应 同心同德战疫情
连日来,国药控股及时调配防疫物资,组织人员投入抗疫工作,积极与卫健部门联络,疏通防疫关卡,确保公司车辆通行,提高配送时效。
自10月31日以来,国药控股累计为麻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8万套、一次性病毒采样管60万支、一次性检查手套3万双、消毒液6千瓶等;帮忙转运隔离面罩1.2万个,一次性鞋套1.2万双、一次性手术衣1.4万件,累计7.4万余件物资。